上京城門,時隔兩月,再度大開。
與上次北涼鐵騎兵臨城下的肅殺不同,今日的城門內外,鋪滿了嶄新的紅氈,儀仗隊的號角聲,傳出數(shù)里之遙。
兩支隊伍,一南一北,幾乎是前后腳,抵達了這座新生的皇城。
南來的,是離陽王朝的使節(jié)團。車馬華麗,旌旗招展,為首的官員身著三品鴻臚寺卿的緋紅官袍,面容清癯,下頜微抬,眼神中帶著一種天朝上國俯瞰蠻夷的、根深蒂固的傲慢。
北至的,則是草原七大王帳的“朝貢”使團。沒有華車,只有百余騎精壯的騎士,他們胯下的戰(zhàn)馬神駿異常,騎士們個個眼神如狼,即便收起了彎刀,那股子從風雪與血火中淬煉出的悍勇之氣,也如實質般,讓周遭的空氣都變得凝重。
兩種截然不同的氣場,在上京城門前,無聲地碰撞。
金鑾殿上,香爐里升騰的青煙,似乎也因這詭異的氣氛而凝滯了。
新皇耶律德華端坐御座,身上的龍袍光華流轉,他挺直的脊背,讓他看起來不再像個空洞的雕塑。
陳凡依舊站在丹陛之下,百官之首,白衣勝雪,雙目微闔,仿佛對眼前的一切都漠不關心。
“宣,離陽王朝使臣,裴文軒,覲見——”
內侍的唱喏聲,悠長而尖利。
鴻臚寺卿裴文軒,手持玉圭,邁著四平八穩(wěn)的方步,走入殿中。他目不斜視,對兩旁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北莽官員視若無物,直到殿中,才對著御座遙遙一拜,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遍全場。
“外臣裴文軒,奉我朝天子之命,前來恭賀北莽新皇登基。陛下曾言,四海之內皆兄弟,北莽雖地處偏寒,亦是我離陽之友鄰。只盼新皇能效法先賢,恪守舊約,不起刀兵,則南北之民,皆可安享太平?!?/p>
一番話,聽似恭賀,實則暗藏機鋒。
“恪守舊約”,是在提醒北莽,別忘了當年戰(zhàn)敗后簽下的條約。
“不起刀兵”,更像是一種居高臨下的警告。
滿朝文武,尤其是那些武將,臉上已浮現(xiàn)怒意。岳嵩握著劍柄的手,青筋畢露。
裴文軒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查的弧度,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他清了清嗓子,正欲再度開口,拋出早已準備好的、關于“正統(tǒng)”與“法理”的刁鉆詰問。
然而,御座之上的耶律德華,卻先他一步,開口了。
“裴大人,有心了?!?/p>
他的聲音,沉穩(wěn)而平和,聽不出喜怒。
“朕也常讀你中原的圣賢書,書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北莽,便是那位自強不息的君子。至于舊約……”耶律德華笑了笑,那笑容竟有幾分帝王的從容,“舊約,是與舊朝所立。如今新朝伊始,萬象更新,若裴大人真有誠意,你我兩國,不妨擇日,再立新約,如何?”
他話鋒一轉,目光灼灼地盯著裴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