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之濱,一座孤峭的礁巖上,矗立著一座三層高的木樓。
樓體漆黑,飛檐翹角,如一只欲乘風而起的海燕。
此地遠離官道,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唯有永無休止的浪濤聲,一遍遍拍打著礁石,仿佛在訴說著千百年的孤寂。
這便是聽潮閣。
徐鳳年站在閣樓前,海風卷起他略顯凌亂的黑發(fā),吹得他那件普通的布衣獵獵作響。連續(xù)數(shù)日的奔波,并未讓他臉上出現(xiàn)疲態(tài),反而那雙桃花眼里的湖水,愈發(fā)幽深,仿佛能將這片無垠的大海都吸進去。
“世子,這地方是王爺早年游歷時置辦的產(chǎn)業(yè)?!崩宵S站在他身后,氣息依舊有些虛浮,但已無大礙。他看著眼前的閣樓,眼神復雜,“明面上是座別苑,實際上……是咱們北涼在江南安插得最深的一根釘子?!?/p>
閣樓的大門“吱呀”一聲從內(nèi)打開,一名面容精干、眼神銳利如鷹的中年管事快步走出,躬身行禮,聲音沉穩(wěn):“恭迎世子殿下?!?/p>
沒有多余的寒暄。
徐鳳年點了點頭,徑直跨入閣樓。他本以為里面會是金銀滿屋,或是藏著神兵利器的武庫,可眼前的景象,卻讓他呼吸為之一滯。
一股混雜著陳年書卷墨香與干燥木料的氣息,撲面而來。
閣樓內(nèi),并非想象中的奢華陳設,而是……書。
目之所及,全是書。
從地面一直堆到天花板的書架,塞滿了浩如煙海的卷軸書冊。墻壁上,掛著的不是名家字畫,而是一幅幅詳盡的江湖勢力分布圖、山川地理輿圖。
這里不是別苑,而是一座儲藏著整個江湖脈絡的巨大書庫。
徐鳳年眼中的那片深湖,終于泛起了滔天波瀾。
他隨手從最近的書架上抽出一本薄薄的冊子,封面寫著《庚子年江南水路漕運記事》。翻開,里面用蠅頭小楷密密麻麻記錄的,竟是去年江南各大漕運幫派的香主名單、私鹽路線、以及他們與當?shù)毓俑P根錯節(jié)的利益往來,細致到令人發(fā)指。
他又拿起一本《東越劍池弟子名錄》,里面竟詳細記載了劍池近三代所有內(nèi)門弟子的出身、師承、所用劍器、乃至性格癖好。
這一刻他才猛然明白,父親給予他的最大財富,不是錦衣玉食,而是……俯瞰整個天下的“眼睛”。
這哪里是書庫,這分明是一座用情報和信息鑄就的無形王座!
“天下,原來是這個樣子的……”
他低聲自語,聲音里帶著一種初窺世界真實面貌的震撼與……極度的饑渴。
他不再猶豫,像一頭被餓了數(shù)天的野狼闖進了羊圈,一頭扎進了這片知識的海洋之中,不是在閱讀,而是在吞噬。
老黃和那名管事靜靜地站在一旁。管事看了一眼完全沉浸進去的徐鳳年,壓低聲音對老黃道:“黃老哥,三樓……要不要提醒一下世子?”他說這話時,眼神中下意識地閃過一絲深深的忌憚,仿佛那樓上住著什么洪荒猛獸。
老黃搖了搖頭:“不必。有些事,世子遲早要知道?!?/p>
……
就在徐鳳年抵達聽潮閣后不到半個時辰。
一名身著尋常商賈服飾、氣質(zhì)懶散的身影,也出現(xiàn)在了通往海邊的小徑上。
陳凡雙手攏在袖中,瞇著眼,看著那座孤零零的黑色木樓,像是在欣賞一幅水墨畫。
然而,在他的“視野”中,這座聽潮閣上空,正盤踞著一股磅礴到近乎扭曲光線的……劍意!
那股劍意,蒼涼,孤高,帶著一股看盡人間滄桑、睥睨天下英雄的寂寥與……瘋狂!
僅僅是遙遙感應,就讓他那剛剛蛻變的龍氣都本能地生出了一絲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