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退去三日,江南官道上,一家臨時的茶棚生意好得出奇。
棚子老板是個精瘦的中年人,一邊麻利地給客人添著滾水,一邊耳朵豎得比誰都高,臉上是與有榮焉的紅光,仿佛平定水患這事兒,他自家的茶水也出了一份力。
南來北往的客商、逃難歸來的鄉(xiāng)民、聞訊而來的江湖客,將小小的棚子擠得水泄不通。此處不聊米價,不談朝政,所有人的話題,都繞不開那場驚心動魄的“龍王廟顯圣”。
“你們是沒見著啊!那水都淹到咱們鎮(zhèn)子口了,就聽江心一聲雷響,天就開了!”一個剛從下游縣城回來的貨郎,說得唾沫橫飛,臉上還帶著后怕的潮紅,“然后啊,金光萬道!我親眼看見,三個神仙似的人物,踩著水就出來了!”
“屁的神仙!”一個挎刀的漢子嗤笑一聲,顯然不信,“哪個門派的高人路過罷了?!?/p>
貨郎脖子一梗,急了:“那可是北涼世子徐鳳年!還有龍虎山的小天師!我表舅的鄰居的兒子,就在岸邊磕頭的,看得真真的!人家小天師都親口說了,此次平定水患,世子爺居首功!”
“徐鳳年?”這個名字一出,茶棚里頓時安靜了片刻,隨即爆發(fā)出更嘈雜的議論。
角落里,一個獨自占了一張桌子、滿臉風(fēng)霜的老江湖,對這些喧嘩充耳不聞。他只是慢條斯理地,用一塊油布,一遍又一遍地擦拭著自己那柄半舊的樸刀,眼神里沒有狂熱,只有審視。
一個說書先生打扮的老者,呷了口茶,慢悠悠地開了口,聲音不大,卻蓋過了所有雜音:“各位說的,都只對了一半。”
眾人目光齊刷刷投向他。
“據(jù)龍虎山傳出的消息,世子殿下身負大氣運,乃是福星臨凡。那覆海蛟非但沒傷他,反被其仁德感化,甘為坐騎,助其一行人沖出
collapsing
a水晶宮。”老者頓了頓,眼中帶著一絲敬畏,“至于那退去的洪水……更是玄妙。傳聞,世子爺在龍宮中,得了一件前朝龍王遺寶,執(zhí)掌水脈,一念之間,便讓肆虐的洪水重歸河道,救萬民于水火?!?/p>
“嘶——”
茶棚內(nèi),響起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
當(dāng)聽到“前朝龍王遺寶”這幾個字時,一直沉默地跟在徐鳳年身后的老黃,那雙總是睡眼惺忪的眼睛,微微瞇起一道縫。他的目光沒有停留在說書人身上,而是如水銀瀉地般,不動聲色地掃過全場。他清晰地看到,有那么幾個人,在聽到“遺寶”二字時,眼中瞬間閃過了貪婪與算計的光。
紈绔?草包?
這些標(biāo)簽,在“執(zhí)掌水脈”、“仁德感化覆海蛟”這等近乎神跡的事實面前,顯得如此蒼白可笑。
一個全新的、帶著神秘與俠義色彩的“北涼世子”形象,正在這片劫后余生的土地上,以一種野火燎原般的速度,瘋狂流傳。
……
官道上,一輛樸實無華的馬車?yán)铩?/p>
徐鳳年打了個大大的哈欠,一臉無聊地靠在車窗邊,聽著外面那些越來越離譜的傳言,臉上擠出一個古怪的笑容。
“老黃,聽見沒?我現(xiàn)在都能執(zhí)掌水脈了。要不,我發(fā)個功,讓前面那條小溪斷個流,給咱們省點過橋費?”
正在閉目養(yǎng)神的老黃,這一次沒有完全無視。他睜開眼,淡淡地看了世子一眼,然后垂下目光,手指在那樸實無華的狹長劍匣上,輕輕地、一下一下地摩挲著。那動作,像是在安撫一頭即將出鞘的猛獸。他知道,這種虛名,比任何刀劍都更容易引來殺機。
盤坐在對面的趙黃巢,卻是一臉肅穆,鄭重道:“世子殿下,切莫妄言!天道功德,玄之又玄。您身負大氣運,福澤蒼生,此乃天大的好事,豈能拿來戲說!”
這幾日,這位龍虎山的小天師,看徐鳳年的眼神,已經(jīng)從最初的鄙夷、后來的驚駭,徹底變成了……一種近乎狂熱的崇拜。他堅信,自己見證了一位未來人間圣賢的崛起。
徐鳳年嘴角抽了抽,懶得跟他辯。
就在這片看似祥和的氣氛中,誰也沒有注意到,車輪碾過的一灘積水,蕩開一圈微不可察的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