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有人馬上開口:“對,木耳,還有菌子!”
“咱們只有大山?jīng)]有大湖,沒辦法搞漁業(yè)?!?/p>
“但山里多的是這東西,可以做做文章!”
“是啊,怎么沒想到這個(gè)呢,最近咱們縣里不都流行吃這東西嗎,聽說還能防癌……”
一時(shí)間,現(xiàn)場很多人討論了起來。
……
回村的路上。
黃興光和蔣小軍還是有些忐忑。
第一,木耳真能賣向全國嗎。
第二,就算是有銷路,可合作社那邊的要求是。
一次供貨一千斤,賣掉再給錢,
因?yàn)楣╀N社那邊也不確定這東西能不能賣掉。
萬一賣不掉,錢給別人結(jié)算了,這個(gè)損失,誰能承擔(dān)?
至于價(jià)格,給的也不是很爽快。
一元二角一斤。
目前他們新鮮木耳是1角錢一斤收,賣三角錢一斤。
而五斤新鮮木耳,才能曬出一斤木耳。
原本五斤可以賣一元五角,現(xiàn)在突然只能賣出一元二角,利潤還降低了。
所以回來的路上,他們都在算這筆經(jīng)濟(jì)賬。
但黃東勝卻依然自信滿滿。
做生意,不管是在哪個(gè)年代,都是賭!
只不過這年代因?yàn)楹苌儆腥烁医?jīng)商,做的人少,市場需求大。
勝率要高很多。
黃東勝一路上,說不但要搞下去,還要提高收貨的價(jià)格。
講了很多很多。
蔣小軍最后也懶得糾結(jié)了,腦袋算的疼。
拍了拍腦袋:“算了算了,勝哥,反正我和你混,你想怎么搞就怎么搞?!?/p>
“我腦子簡單,你吩咐我干活就行?!?/p>
黃興光也望著自己兒子搖了搖頭:“爸也是,你想怎么樣都行,爸都支持你?!?/p>
正說著,拖拉機(jī)已經(jīng)回了山腳下的牛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