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野帶著弟弟妹妹在院子里玩著,李叔家老大李衛(wèi)國、老二姑娘李鳳芝,劉叔家的三個兒子劉龍、劉虎、劉豹也陸續(xù)加入進來。
聽著大街上的喇叭里放起了時代感十足的歌曲,王野知道這是六點了,因為現在大部分家里沒有鐘表。一般就兩種辦法估算時間,一個是看太陽,再一個就是聽大喇叭里的廣播。
過了沒一會兒,王鐵柱、劉叔、趙爺爺一起回到院里。各家的婦女也叫著各家的娃娃回家吃飯。
現在這個時代,可沒有誰家會客氣著叫別人來家吃飯,因為都是定量,別人多吃一份,就意味著自家有一個人得餓一頓。
王鐵柱進院子就直奔笑笑走來,對于兩個兒子視而不見:“寶貝閨女,想爹了沒?”
王野看著他爹那一臉女兒奴的嘴臉,要不是這是親爹,說什么都得鄙視他一臉。
“想,可想可想!”
小丫頭一邊說著一邊拍著自己的肚子。王野也不知道想不想和肚子有什么關系。
王鐵柱抱著女兒回到堂屋,王野和王江河也跟著進屋。秦婉已經把飯端到桌子上。王鐵柱看著桌子上的十個大饅頭,吃驚地問道:“孩兒他娘,這是有什么喜事呀,伙食這么好?”
秦婉拉了拉王鐵柱的衣袖:“你先坐下,我慢慢跟你說。”
王野和王江河坐下后自顧自地吃著,王野也不明白怎么回事兒,中午才吃了三個大饅頭,這才六點多就餓得不行了。
秦婉小聲地跟丈夫說著大兒子今天的豐功偉績。王鐵柱吃驚地看著王野:“行??!大兒子長大了,知道幫家里減輕負擔了,但出去也要注意安全?!?/p>
現在的十五六的半大小子,一般家里早就放養(yǎng)了。能囑咐一句就是相當負責任了。這在農村,這么大的半大小子都有結婚的了。王野點著頭也不搭話。
飯后一家人都去大門口乘涼了。王野自己回到屋里,繼續(xù)琢磨以后的計劃。短期計劃得想辦法多往家里弄點吃食,這一家全都營養(yǎng)不良。
中期計劃得找個工作,過不了幾年就要起風了,到時候沒工作的都得去上山下鄉(xiāng),王野這種沒工作沒戶口的統(tǒng)稱盲流,到時候會被遣返,想想這一大家子,這要是他被遣返回鄉(xiāng)了,十年八年回不來,到時候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
長期計劃得為以后的幸福生活努力,學學前輩們收收古董,買幾座四合院,到了九十年代以后,妥妥的富一代。
短期計劃不難,有空間在身,只要把空間里的物資想辦法洗白了就可以了。中期計劃不太容易,王野家沒有什么背景,想要找個好工作得花大價錢買人家的指標,這得隨緣。
但是指望王鐵柱還是算了,他的工資最多保證王野這一大家子餓不死。長期計劃:回憶著原主的記憶,加上王野的認知,悲哀地發(fā)現傻眼了,他對古董是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
四合院就更不要想了?,F在都是國家資產,你想買,就問你夠資格嗎?別說一位位二代,就是一個街道辦干事,他也惹不起呀!
憋屈呀!不想了,隨緣吧!還是琢磨琢磨怎么弄吃的吧。首先一條,得給自己樹個人設,釣魚達人,打獵宗師。這都是前輩們總結出來的經驗。這兩個人設,無外乎三個條件,技術,裝備,和運氣。
技術有空間輔助,王野發(fā)現空間里可以做些簡單的加工,木頭之類的東西可以壓縮改變密度,像石頭,金屬就不行了。不知道以后可不可以。
運氣虛無縹緲咋說咋是。剩下的就是裝備了,說干就干,想辦法手搓一套神器漁具。
王野回憶著前世的漁具,太高級了,玻璃纖維,碳纖維。這東西真要是能拿出來,進科學院都不成問題。
再說了,就王野一個前世的屌絲,最多知道那種多少錢,至于工藝,只能呵呵了。
那只能根據現有的條件制作魚竿了。用什么呢?肯定是竹子了?,F在大眾都是這種魚竿,供銷社就有賣的,最好的就是厘竹魚竿了,有三節(jié)四節(jié)之分,一般三節(jié)的三塊,四節(jié)的三塊五,四節(jié)對是頂配了。
這東西也不是一般人家買得起的,同樣也不能凸顯出王野的不同。再說了,就是最好的魚竿,釣個十斤八斤的就到天了。來到院子里看見墻角堆著一捆毛竹,這東西可粗,直徑十好幾公分,長度也有十幾米,這是前些年搭棚子用的。
王野想要把這些毛竹做成魚竿,想想就覺得嚇人,再說了,一般人也揮不動呀!心想:“空間可以壓縮改變密度,這要是把這大竹子壓縮去雜質,會不會韌性和強度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