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羊肉串,看起來簡單,但里面暗含的門道,自己卻不知道。人家給了你個配方,但這個配方是真是假,是好是壞,有多少水分,誰知道呢?教會徒弟,餓死師傅,誰會把自己吃飯的本領(lǐng),輕易的給別人呢?
再說了,這烤羊肉串,你弄小了,是個小攤位,小商小販的,怕是掙不到幾個錢吧?弄大了,就得租門店,花錢雇人,自己還得盯店,尤其是到了晚上,那些吃燒烤,喝啤酒的人,一坐就坐到半夜,自己可熬不了夜。
而且,如果當個,賣羊肉串的小商小販,自己也覺得有些丟人,有些拉不下臉。
所以自己這才,悄悄的買爐子,偷偷的腌羊肉,關(guān)起門來在院子里烤。自己知道走不通的路,何必大張旗鼓,弄的人盡皆知。
事實證明,自己之前的擔心,都是對的,這烤羊肉串的買賣,是做不了了,這爐子也是白買了,自己還得另謀出路。
幾年后,隨著國家,進一步的改革開放,國民經(jīng)濟得以快速崛起,千行百業(yè),如雨后春筍一般,簡直是日新月異,蓬勃發(fā)展。老胡與老溫的時代,各行業(yè)都蒸蒸日上,地產(chǎn)行業(yè)、建筑行業(yè)、養(yǎng)殖業(yè)、餐飲業(yè),以及農(nóng)業(yè)、交通運輸業(yè)等等。不管是哪個行業(yè),老百姓要想掙點錢,只要敢投資,只要敢干,就都能既容易又快的賺到錢。
民以食為天,老百姓手里有了錢,消費觀自然不斷升級。以前是吃飽,后來是吃好,現(xiàn)在,是吃個新鮮,吃個新奇,吃個別具一格。
以至于后來,黃驊市區(qū)的烤肉店,開了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這些開烤肉店的老板們,都賺了錢,甚至還開了分店。
至于開燒烤店的老板們,更是抓住時代的紅利,著實賺了不少的錢。
但國增都沒有趕上這些,他既沒有開烤肉店,也沒有開燒烤店,錯過了這一個又一個,賺錢的機會。
人的一生中,有六七次改變命運的機會,但凡你能抓住其中之一,就可以鯉魚翻身跳龍門。如果說國增的人生中,也有這些機會,那他小時候,當初聽姥爺?shù)脑挘粼谏胶蟠謇^續(xù)念書,應該是第一次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但那時候的他,錯過了。
而后,國增高考失利,沒有繼續(xù)復讀,再次錯過了一次,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接著,他考武警,明明被錄取了,卻因為家境貧困,父母不知人情世故,沒有給上面送禮,而再次錯過,這次改變命運的機會。
接著,他當起了大梨園村小學,代課老師。又是因為窮,因為交不起,那兩千塊錢的培訓費,放棄了轉(zhuǎn)正的機會,從此與吃皇糧的營生,永遠失之交臂。
緊接著,他眷戀家鄉(xiāng),不肯拋妻舍子,因為思想上的局限性,沒有跟著老胡去沈陽。也錯過了那次,翻身當老板的機會。
還有開烤肉店,開燒烤店,因為錢,因為妻子的不支持,種種原因的疊加下,國增又失去了,再次翻盤的機會。
他錯過了之前的種種機會,到底是因為什么?為什么這么多的機會,他就不能抓住其中之一,麻雀變鳳凰呢?歸根到底,還是家庭使然,性格使然,時局使然,文化屬性使然。所有人的命運,歸根結(jié)底,都是那種特定時代下,文化屬性的產(chǎn)物,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局限,國增的命運與選擇,也都是文化屬性,以及局限性的使然。
他還有機會嗎?他的人生,還有機會,改變命運,改寫自己這一生的歷史嗎?
答案,只有老天知道。
看到了縣城里,有一些開一元超市的小店鋪,國增也做了一番調(diào)研,覺得這個買賣行。投資少,回本快,每天都有營收。
但自己不會開店,自己會開三馬子,趕集。
很快,國增去了石家莊,正定小商品市場,批發(fā)了各式各樣,許許多多,成本只有幾毛錢的小商品。從此,他每天獨自一人,開著三馬子,拉著滿車的貨物,在各個鄉(xiāng)鎮(zhèn)、村子上,趕大集,擺地攤,賣一元一件的小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