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中午飯,劉旭又跑出去玩了,出門前,還抓了一把小洋鞭,農歷的臘月二十八,已經是過年的氛圍,到處都是小孩子們,噼里啪啦放鞭炮的聲響。
秀巒躺在炕上,左右不是,對著國增道:“走,去醫(yī)院,我覺得,今天得生?!?/p>
國增連忙走到院子,掄起三馬子的搖把子,隨著發(fā)動機,轟隆隆的聲響,三馬子發(fā)動起來了。
先讓三馬子轉著,熱一會車,國增又回到屋里,跟著秀巒一起收拾東西。小孩子要用的棉被,衣服,秀巒裹了一個小包袱,全部帶好。接著又給自己穿上,厚厚笨笨的棉大衣。還不忘將頭上,圍上頭巾。
秀巒跟著國增出了屋,上了三馬子。國增則跨上三馬子,在小院子里掉頭。
小劉旭卻忽然,從外面跑進了院子,見爸媽都坐在車上,要出門的樣子,連忙攔?。骸鞍?,媽,你們干嘛去?”
“沒事啊,去地里,一會就回來。”秀巒道。說到給劉旭生弟弟妹妹,劉旭就不依不饒,要掐死生下來的小孩,秀巒才不敢跟兒子,說自己是去醫(yī)院呢。要是說了,兒子肯定攔著不讓去。
去地里?小劉旭也不那么好騙,這大冬天的,去地里干嘛?看爸媽的這架勢,也不是像去地里的樣子,倒像是去走親戚。走親戚,為什么不帶自己去?劉旭依舊攔著,不讓爸爸把三馬子,開出院子。
國增急了:“哎呀,一會就回來,你擋在這干嘛,讓開?!?/p>
“我就不,你們不是去地里,你們到底去干嘛?”劉旭心里,猜出了個大概,莫非,爸媽是去醫(yī)院?對,肯定是去醫(yī)院生孩子。劉旭看著媽媽,鼓鼓的大肚子:“你們是去醫(yī)院,是去生孩子。”
“不是呢,不是。”國增見兒子識破了,連忙否認,只是顧著倒車稍車,院子太小,國增稍車的技術又太差,加上心急,車頭七扭八扭的,才對準了院子的大門。
劉旭依舊橫在大門口,不讓爸媽出門。
“我說,你怎么樣才能讓開?”國增道。
“我要買個小紅燈籠?!眲⑿癯脵C,提出了條件。
一個胡同院兒的小伙伴,都買了小燈籠,是個小兔子的造型,活靈活現(xiàn)的,跟個真的小兔子一樣。小燈籠的把兒上,是裝電池的,到了晚上,打開開關,燈籠里的小燈泡,就發(fā)出光亮,照亮了整個紅燈籠,挺好玩的。
一到晚上,小孩子們,就打著這些紅燈籠,在胡同院里,跑來跑去亂竄,在草堆里躲貓貓。各自回家的時候,還一邊跑,一邊叫嚷:過年啦,過年啦。
只是這個好玩的燈籠,自己卻沒有。對于自己的零花錢,爸媽一直很吝嗇,說能省一分是一分,花幾塊錢,買那個破燈籠干嘛?小劉旭為此,耿耿于懷。
小伙伴們有的東西,自己往往沒有。他自己心里,也種下了種子,過日子,要細水長流,不能亂花錢。
“行行行,給你,給你。”秀巒從兜里,掏出了十塊錢:“買去吧,買完就回家,別到處亂躥,看好家門?!?/p>
劉旭欣喜若狂:“好?!?/p>
說完,便接過錢,一溜煙兒奔向了小賣部。
國增連忙駕駛著三馬子,風馳電掣般的奔向了醫(yī)院。
小燈籠買回來了,劉旭握著小燈籠,一路小跑回家。但畢竟是白天,燈籠發(fā)出去的那點亮光,在大白天里絲毫起不到作用,劉旭鉆進最東邊的屋子,那屋子是父母放刷子的倉庫,窗戶早就被,成袋的刷子擋住了,在黑乎乎的屋子里,燈籠的亮光奏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