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哲轉(zhuǎn)身對吳文軒道:“吳書記,招商引資工作是大事,但絕不能走入誤區(qū)。我建議近期召開一個專題會議,重新梳理和規(guī)范我們的招商政策與項目審批流程,明確底線原則?!?/p>
吳文軒立刻點頭:“完全同意蘇市長的意見。這件事確實需要好好議一議,統(tǒng)一一下思想?!?/p>
蘇哲點點頭,不再多言,邁步向市政府大樓走去。
吳文軒等人連忙跟上。
蘇市長的關(guān),真難過啊。。。
。。。。。。
京海市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一片新劃出的工業(yè)用地上。
烈日當空,塵土飛揚。
一片規(guī)模不小的廠區(qū)正在加緊建設,鋼結(jié)構(gòu)的主體框架已經(jīng)搭起,工人們?nèi)缤浵伆阍谀_手架上忙碌著。
機器的轟鳴聲、金屬的撞擊聲、工人的吆喝聲混雜在一起,顯得嘈雜而繁忙。
廠區(qū)大門已經(jīng)立了起來,嶄新的門柱上掛著白底黑字的牌子——
“坂和精工(京海)有限公司”。
牌子擦得锃亮,在陽光下有些晃眼。
最引人注目的是,就在大門內(nèi)側(cè),一根特意立起的旗桿上,赫然懸掛著一面東瀛的膏藥旗。
那面旗幟在風中微微飄動,在這片大夏的土地上,顯得格外突兀和刺眼。
廠區(qū)空地上,一個穿著短袖襯衫、西褲皮鞋,身材微胖、頭發(fā)梳得一絲不茍的五十多歲男人,正背著手,臉色鐵青地掃視著工地。
他便是這家坂和精工京海公司的負責人,坂和一郎。
他身邊跟著一個戴著眼鏡、看起來三十多歲的年輕男人,是他的翻譯兼助理小林。
坂和一郎的目光鎖定在幾個正在搬運鋼板的工人身上,看著他們略顯吃力的動作和不算快的速度,他的眉頭越皺越緊,臉上的不耐煩和鄙夷幾乎要滿溢出來。
他猛地一跺腳,伸手指著那幾個工人,用日語大聲咆哮起來:“八嘎!笨蛋!動作太慢!蠢貨!就這樣的效率,到底什么時候才能完工?我們東瀛人,比你們強多了!”
他的怒吼聲嚇了周圍工人一跳,大家雖然聽不懂日語,但從那憤怒的語氣和表情也知道絕不是在說什么好話。
工人們紛紛停下手中的活,有些茫然又有些畏縮地看向這邊。
翻譯小林臉上露出一絲尷尬,他湊近坂和一郎,壓低聲音用日語勸道:“坂和先生,請您不要動怒。工地的工人們已經(jīng)很努力了。。。壓力太大或許會起到反效果?!?/p>
“反效果?”
坂和一郎猛地扭過頭,瞪著小林,聲音依舊很大,充滿了傲慢和不屑。
“小林君,你在大夏待久了,難道也被他們同化了嗎?變得如此軟弱!你根本不懂!”
他轉(zhuǎn)回身,用手指重重地點著那些不敢動彈的工人們,仿佛在指點一群螻蟻,語氣極其輕蔑:“你看看他們,這就是大夏人!懶惰、愚蠢、不催促就不會動!這就是他們的劣根性!”
小林的表情更加為難了,試圖再勸:“但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