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

            黑巖小說

            黑巖小說>主角在俄羅斯當寡頭的電視劇 > 第1045章 拿下利比雅半壁江山(第1頁)

            第1045章 拿下利比雅半壁江山(第1頁)

            而且這些軍隊中8000人是哈米斯的忠實精銳,2000人是北極星安保部隊的特戰(zhàn)部隊,他們配備t-90主戰(zhàn)坦克、bmp-3步兵戰(zhàn)車及多管火箭炮系統(tǒng)、無人機、狼獾機器狗和北極星安保公司的空中和海上支援力量。

            賽義夫憑借北極星情報部門的高效運作,積極與以哈夫塔爾為首的部隊展開溝通。哈夫塔爾麾下諸多將領,在卡大佐時代曾獲利頗豐,面對賽義夫的回歸與慷慨承諾,內心開始動搖。

            賽義夫深知這些將領的弱點,以高官厚祿、既往利益保障以及未來權力分享為誘餌,成功策反眾多關鍵人物。這些將領的倒戈,如同多米諾骨牌效應,使得哈夫塔爾部隊內部人心惶惶,士氣受挫。

            4月5日,哈米斯率2。3萬主力部隊自蘇爾特出發(fā),沿A1高速公路向東推進,目標直指艾季達比亞——這座位于東西利比亞交界處的戰(zhàn)略樞紐城市,是通往班加西的第一道門戶。

            此次進軍采取“三軌并行”策略:軍事打擊軸:由哈米斯親自指揮機械化旅作為前鋒,配屬北極星提供的空中偵察無人機群實時監(jiān)控敵情;

            內部瓦解軸:利用賽義夫錄制的廣播講話與傳單空投,強調“恢復秩序、重建利比雅、懲治腐敗”,并承諾既往不咎;信息欺騙軸:北極星電子戰(zhàn)小組實施GpS干擾與虛假無線電通訊,制造“大規(guī)模增援部隊正在南線集結”的假象,迫使LNA分散防御。

            面對LSF的壓境,艾季達比亞守軍原計劃依托城市外圍工事進行抵抗。但隨著LSF部隊逼近,駐防該市的第16機械化旅旅長阿卜杜勒·拉赫曼公開宣布倒戈,率部打開城門迎接哈米斯。

            4月8日清晨,LSF未發(fā)一彈即進駐艾季達比亞市中心,繳獲燃油儲備站、彈藥庫及一座小型空軍基地。此役標志著LSF首次實現“非對稱控制”——即以極小代價奪取關鍵節(jié)點,極大提升了士氣與戰(zhàn)略主動權。

            拿下艾季達比亞后,哈米斯并未休整,而是立即揮師北上,直撲哈夫塔爾的大本營——班加西。作為利比雅第二大城市和東部經濟中心,班加西擁有復雜的城市結構與多重防御體系。哈夫塔爾在此經營多年,構筑了包括地下指揮所、防空陣地、狙擊點位在內的立體防御網。

            4月12日,LSF先頭部隊抵達班加西北郊。戰(zhàn)斗初期,LNA依托預設雷區(qū)與反坦克壕遲滯進攻。然而,北極星情報部門提前數周已通過衛(wèi)星圖像、信號監(jiān)聽和人力滲透繪制出完整的防御圖譜。更重要的是,LSF內部安插的多名LNA高級參謀開始發(fā)揮作用。

            4月15日凌晨,LSF發(fā)動總攻。第7裝甲突擊群在無人機引導下突破Al-Salmani區(qū)防線,與此同時,潛伏在LNA第33特種旅中的內應發(fā)動兵變,切斷了城區(qū)北部的通信樞紐。短短六小時內,LSF便控制了通往市中心的三條主干道,將LNA主力壓縮至濱海地帶。

            隨后三天,雙方陷入慘烈巷戰(zhàn)。LNA狙擊手藏身于高層建筑,使用RpG-29攻擊LSF裝甲縱隊;而LSF則依靠俄制熱成像設備識別隱蔽火力點,并調用bm-21“冰雹”火箭炮實施精確覆蓋打擊。

            值得注意的是,北極星雇傭軍派出的小隊執(zhí)行了多項“定點清除”任務。他們使用消音武器、夜視裝備和微型機器人探查樓宇,在近距離交火中逐一消滅LNA指揮節(jié)點。一名參與行動的前格魯烏特種兵透露:“我們不是在打仗,是在做外科手術?!?/p>

            與此同時,LSF持續(xù)播放賽義夫的錄音:“你們不是為哈夫塔爾而戰(zhàn),你們是在為混亂而死。”這一心理戰(zhàn)手段顯著削弱了LNA士兵的戰(zhàn)斗意志。

            真正的轉折發(fā)生在4月21日晚。北極星情報部門截獲一段加密通話,確認哈夫塔爾正藏身于班加西舊港附近一處深埋地下30米的混凝土掩體,代號“堡壘-a”。該掩體原為意大利殖民時期海軍設施改建,具備防核爆能力。

            經尼古拉授權,一架隸屬于北極星空中聯(lián)隊的蘇-34戰(zhàn)斗轟炸機從利比雅蘇爾特某秘密機場起飛。該機攜帶一枚經過改裝的KAb-1500KR-pREc鉆地制導炸彈,重達1。5噸,可穿透6米鋼筋混凝土。

            當晚22:17,蘇-34在距地面4000米高度投彈。KAb-1500KR-pREc借助慣性導航與末端紅外修正,精準命中掩體通風shaft并深入引爆。

            爆炸引發(fā)連鎖坍塌,整個地下指揮中樞被徹底摧毀。次日,LSF搜索隊在廢墟中發(fā)現部分遺體殘骸,dNA比對確認屬于哈夫塔爾本人。

            哈夫塔爾之死成為壓垮LNA的最后一根稻草。作為其個人魅力型領導的核心象征,他的陣亡導致全軍陷入指揮癱瘓。盡管副司令穆薩·阿卜杜勒試圖重組防線,但各部隊間通訊中斷、補給告罄,且大量官兵得知主帥身亡后喪失斗志。

            4月23日晨,LSF發(fā)出最后通牒:“放下武器者不予追究,頑抗者就地殲滅?!睌敌r內,超過1。8萬名LNA士兵在指定地點集結繳械。部分高級將領通過衛(wèi)星電話向沙漠國求援,但未獲回應。

            至4月30日,LSF已完成對原LNA控制區(qū)的全面接管,包括德爾納、圖卜魯格、貝達等東部主要城市。至此,“利比雅穩(wěn)定陣線”實際控制國土面積擴大至全國45%,人口占比達48%,形成與西部“利比雅團結陣營”對峙的新兩極格局。

            哈夫塔爾覆滅震驚中東。沙漠國、阿聯(lián)球和金字塔國原本是其主要資助者,提供資金、武器甚至外交背書。然而,在尼古拉親自介入斡旋后,三方態(tài)度發(fā)生劇變。

            尼古拉派遣特使赴利雅得、阿布扎比和開羅,提出三項條件:承認“利比雅穩(wěn)定陣線”為合法政治實體;停止對任何反LSF武裝的支持;允許俄國企業(yè)在利比雅能源與港口領域享有優(yōu)先合作權。

            (本書內容純屬架空歷史,不要過分解讀,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手机av一区二区三区_一级毛片在线_国产欧美激情视频免费看

                  <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