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點鐘,梁安開著三蹦子回到了市郊工業(yè)園區(qū)的商業(yè)街。
如今商業(yè)街各個店鋪都在緊鑼密鼓地裝修,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實現(xiàn)營業(yè),把投入的資金給賺回來。
自從建冠廠子在商業(yè)街的廠門口開放,周邊流動商販聚集在這里,比廠子大門口那邊更加挺熱鬧。
只因為這里距離建冠廠的廠房更近,廠子放風(fēng)時間,有更多的員工喜歡往這邊跑來。
人流量大,生意也就更好做,哪怕廠門口是支個小攤子,賣簡單的吃食,每天只做午飯和晚飯的生意,也能賺個兩三百塊錢。
下午這個點,周遭的店鋪裝修師傅已經(jīng)上工,到處都是裝修的雜音,那是吵得不行。
梁安把三蹦子停在店門口,拔下鑰匙下車,走進了店鋪里邊。
店里廚房區(qū)域,兩個阿姨和張建國正在忙碌,一個人切菜,兩個人洗菜。
“三哥,你回來了?”張建國抬頭看到梁安進來,笑著說道。
梁安點了點頭,把墻上掛得圍裙取下來系上,洗干凈手后,走到案板前拿起菜刀切菜。
“三哥,你去醫(yī)院看你二舅了,那家伙傷得不嚴重吧?”張建國好奇地問道。
“斷了一條腿,我去了后,故意給弄錯位了,人暈死過去了,又得多養(yǎng)上一頓時間!”梁安頭也沒抬,專心致剁著雞肉。
“那他醒來,回頭不得找你算賬?”張建國有些擔(dān)憂地說道。
“他要是敢來,回頭把他另一條腿也給敲斷!”梁安冷哼著說道。
兩人切完菜之后,馬上開火燒菜,爭取在下午五點鐘之前,把所有菜都炒好,端上自選餐區(qū),等客人進店吃飯。
一陣忙碌之后,炒完所有的菜,兩人跟掉水里一樣,汗水沁透衣服,渾身濕漉漉。
兩個阿姨在店里,用透明塑料袋套著餐盤子和碗。
梁安和張建國坐在門口塑料小板凳上抽煙,感覺手都有些發(fā)抖。
即便有些辛苦,兩人的心里還是很高興,馬上又可以賺一筆錢了。
梁安抽完煙之后,走到回店內(nèi),在收銀臺下,拿了一塊紅紙,用毛筆寫了一行字,找了塊大木板,把紅紙粘在上邊,就拎了出去。
在門口處找了兩塊磚頭,把大木板固定后,滿意地點點頭。
只見上邊寫著:晚上八點后,本店有糖水和炒河粉售賣,價格親民,歡迎外來品嘗。
看到這幾個字,張建國一頭霧水,詢問道:“三哥,咱們晚上還干活?”
“那當(dāng)然,可不要小瞧這糖水和炒河粉,一個晚上賺幾百塊錢,那可都是灑灑水了!”梁安自信地說道。
聽到一個晚上能賺幾百塊錢,張建國瞪大了雙眼,感覺不可思議,同時也很是期待。
白天賣快餐,晚上賣糖水和河粉,那他們一個月賺得錢,還得往上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