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沒有立刻回答,也沒有抬頭。
時間仿佛凝固了。
過了許久,久到張振邦幾乎以為她不會再回應時。
安母卻忽然用袖子用力抹了把臉,然后站起來。
安母依舊沒看張振邦,聲音帶著濃重的鼻音,卻異常清晰地說了句。
“肉得用冷水泡一會兒,不然有腥氣?!?/p>
說完,她拎起那條五花肉,徑直走向了灶房。
張振邦愣在原地,咀嚼著這句沒頭沒腦、關(guān)于做菜的話。
半晌。
他望著灶房門口那晃動的布簾,臉上緩緩的、緩緩的綻開了一個如釋重負的笑。
他懂了。
這不是拒絕,這是接納!
是用安母最熟悉、最踏實的方式,給了他一個安心的答案。
從那天起,安母不再躲著張振邦了。
臘月二十三,祭灶日。
年味兒像浸透了水的棉絮,沉甸甸的彌漫在安家小院的每個角落。
安母和林素素、安紅英在灶房里忙得團團轉(zhuǎn),準備著晚上祭灶和團圓飯的吃食。
張振邦也來了,他也沒閑著。
被安青山拉著在堂屋里寫春聯(lián)。
張振邦的書法不錯,一個個飽滿遒勁的大字落在紅紙上。
康康站在旁邊安靜的看了好久。
傍晚時分,一切準備停當。
堂屋的八仙桌上擺好了給灶王爺?shù)呢暺贰?/p>
糖瓜、年糕、還有一碗清水煮的餃子。
安母點燃了香燭,帶著一家人恭恭敬敬地祭拜了一番,祈求來年平安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