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嫂夫婦回到家正準(zhǔn)備去找林素素,,聽見安家傳來的熱鬧聲。
“是青山兄弟把老娘和孩子們接來了!”
陳師傅臉上也露出笑容,拉了拉妻子的手。
“走,咱們也去看看,道個喜!咱們的事晚點再說也不遲。”
當(dāng)他們走到安家門口時,看到安青山一家團(tuán)圓喜慶的畫面。
林素素被孩子們團(tuán)團(tuán)圍住安青山正樂呵呵地從行李中往外拿東西。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頭發(fā)梳得一絲不茍、身穿干凈利落的深色棉布褂子、面容慈祥中透著干練的老太太——正是安母。
安母雖然初來乍到,第一次來海市,也是第一次出遠(yuǎn)門,坐了這么久的火車狀態(tài)卻很好!
家里來了不少鄰居。
安母臉上帶著北方人特有的爽朗笑容,正用帶著濃重魯省口音的普通話,熱情的跟幾戶鄰居打招呼。
“您就是張阿婆吧?常聽素素青山提起您,說您沒少照應(yīng)他們!真是多謝您啦!”
安母上前就握住張阿婆的手,語氣真誠的說道。
“哎呦,老姐姐,您太客氣了!青山和素素都是好孩子,我們鄰里鄰居的,互相照應(yīng)是應(yīng)該的!”
張阿婆也笑得見牙不見眼。
安母又看向陳嫂和陳師傅。
“這兩位就是陳師傅和陳嫂吧?素信里沒少夸你們心善!我們家青山和素素在這,多虧你們幫襯了!”
說著,她從安青山剛打開的一個大包裹里,利索地掏出兩包用油紙包得嚴(yán)嚴(yán)實實的東西。
“沒啥好東西,從老家?guī)淼?,一點自家炒的花生和芝麻糖,給孩子,呃,給你們嘗嘗鮮,別嫌棄!”
她原本習(xí)慣性想說“給孩子嘗嘗”,話到嘴邊立刻機(jī)敏地改了口。
她在電話里聽林素素說過這事兒。
這份細(xì)心讓陳嫂心里又是一暖,連忙接過,連聲道謝。
“阿姨您太見外了!這一路累壞了吧?”
“不累不累!”
安母擺手,聲音洪亮。
“看見孩子們,啥累都沒了!”
她動作麻利的開始分配帶來的土特產(chǎn),這家一包紅棗,那家一捧自家曬的地瓜干,見者有份,毫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