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城中,自陶謙派遣曹豹領(lǐng)兵出征后,城中局勢暗流涌動。陶謙的兩位公子,陶商與陶應,在是否援助王朗一事上,分歧愈發(fā)明顯。即便曹豹已然踏上征程,陶應仍固執(zhí)己見,堅持認為此時出兵,無疑是白白消耗徐州的財力物力。他主張暫且按兵不動,待王朗與山越拼得兩敗俱傷之際,徐州再出兵介入,屆時坐收漁翁之利,此乃上上之策。
陶應身為次子,以往雖與大哥陶商暗自較勁,卻從未如此針鋒相對??扇缃瘢蜿惖歉缸訉λ闹С?,他在徐州部分世家之中獲得了聲援,便有了足夠的底氣與陶商抗衡。
反觀陶商,依舊保持著一貫的沉穩(wěn),不驕不躁。在他看來,父親既然已經(jīng)決定出兵,自己的意圖已然達成。至于弟弟陶應的反對,不過是小孩子的胡鬧罷了,他全然不放在心上。
陶謙已然年邁,面對兩個兒子的爭執(zhí),時常要居中調(diào)停。在他心中,對于徐州未來的繼承人早有思量。長子陶商,性格溫文爾雅,舉止如玉,若生于太平盛世,作為一方郡守治理地方,必定綽綽有余。然而,當下乃是亂世,陶商的弱點便暴露無遺。他缺乏戰(zhàn)略眼光,遇事瞻前顧后,不敢輕易做出決斷,這在亂世之中,實在難以帶領(lǐng)徐州應對各方挑戰(zhàn)。
而次子陶應,為人豪邁,頗具氣魄。但倘若真要將徐州的未來和自己的身后之事托付于他,陶謙又有些顧慮。畢竟,陶應雖有豪情壯志,卻在行事上稍顯莽撞,能否駕馭徐州這復雜的局勢,著實令陶謙難以抉擇
。
徐州的世家大族,此前一直未將籌碼押在陶應身上。在他們眼中,陶應雖有豪情,卻行事莽撞,難成大器,遠不如行事穩(wěn)重的陶商更值得倚重。陶謙雖對陶應的氣魄頗為欣賞,可起初也并未太過在意。在陶謙的心中,一直有著自己的盤算,他期望陶商、陶應兄弟二人能夠攜手共進、相輔相成。陶商性格沉穩(wěn),主管大局自然是合適不過;而陶應在關(guān)鍵時刻敢想敢為,能在緊急關(guān)頭做出大膽決策,兄弟二人剛好可以彌補彼此性格上的差距,共同撐起徐州的一片天。然而,隨著陳登父子對陶應的支持,徐州部分世家風向轉(zhuǎn)變,兄弟倆的關(guān)系也變得微妙起來,這讓陶謙始料未及,原本的如意算盤似乎也面臨著變數(shù)
。
陶謙看著陶應越發(fā)顯露出挑戰(zhàn)兄長地位的架勢,心中滿是焦急。在這亂世之中,徐州局勢本就波譎云詭,二子相爭,極有可能引發(fā)內(nèi)部動蕩,讓徐州的局面分崩離析。他深知,若不加以控制,兄弟鬩墻的后果將不堪設想。
于是,陶謙不得不頻繁出面從中斡旋。他一面安撫陶商,贊賞他的穩(wěn)重與大局觀,強調(diào)其作為長子,在徐州未來發(fā)展中肩負的重要責任;另一面,又耐心教導陶應,肯定他的豪情與果敢,同時告誡他要顧全大局,不可意氣用事。
平日里議事,陶謙總是巧妙安排,讓兄弟二人都有機會發(fā)表見解,給予他們同等的尊重與重視。在決策時,他會充分考量兩人的意見,力求做到不偏不倚,使兄弟間的勢力時刻保持平衡,只為徐州能有個安穩(wěn)的未來
。
在這微妙而又緊繃的日子里,一封曹豹從前線寄來的信件,驟然打破了看似微妙的平衡。信使快馬加鞭,風塵仆仆地將信件呈上,那信件就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層浪。陶謙看著信中的內(nèi)容,神色凝重,意識到此事棘手,片刻不敢耽擱,立刻傳令召集徐州的重臣前來商議對策。
不多時,徐州的一眾重臣齊聚議事廳。廳內(nèi)氣氛凝重壓抑,陶謙神色疲憊地坐在主位之上,目光緩緩掃過下方。只見陶商與陶應分立兩旁,二人身后各自簇擁著支持他們的世家勢力,涇渭分明。陶商依舊是那副沉穩(wěn)模樣,神色平靜,但眼底藏著幾分不容小覷的銳利;陶應則顯得有些按捺不住,微微上揚的下巴透著一股不服輸?shù)膭艃?。那些世家大族的代表們,有的低頭沉思,有的交頭接耳,眼神中滿是對局勢的揣度。
陶謙看著眼前這一幕,暗自嘆了口氣,心中一陣頭疼?;叵肫疬@一切的起因,歸根結(jié)底還是自己愛子心切,在繼承人的問題上不夠果斷,給了兩個兒子相爭的念想,才導致如今這局面。他深知,今日曹豹的來信,不過是個導火索,徐州內(nèi)部的矛盾已然積壓許久,稍有不慎,便會引發(fā)一場難以收拾的危機。
陶謙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內(nèi)心的紛擾,正襟危坐,緩緩開口:“今日召集諸位前來,是因為曹豹將軍從前線傳來了一封急信,其中所涉之事干系重大,我想與大家一同商議商議,咱們徐州下一步究竟該如何動作。”
陶商依舊是那副溫潤如玉、風度翩翩的模樣,他上前一步,身姿筆挺,深深拱手說道:“父親,可是曹將軍在前方傳來了捷報?”眾人聽聞,紛紛將目光投向主位上的陶謙,眼中滿是期待,靜靜地等待著他的答復。
陶謙抬手理了理思緒,神色凝重地說道:“曹豹目前已順利抵達永安縣,與山越人形成了對峙之勢。在曹豹抵達之前,王朗麾下的笮融軍團已然全軍覆沒,不僅沒能攻下臨水縣,連吉安縣也已落入敵手。幸而曹豹及時前去援助,才勉強穩(wěn)住了局面?!?/p>
陶商聽完,微微頷首,恭敬地說道:“父親,如此看來,當時出兵的確是恰如其時的良機,這正好能助王朗穩(wěn)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