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應(yīng)和王朗站在城墻上,聽到這突如其來的呼喊,心中猛地一震,兩人下意識對視一眼,眼中皆是驚訝與懷疑交織。王朗眉頭緊蹙,眼神中滿是警惕,他雖深知當(dāng)下局勢岌岌可危,城中軍民在饑餓與恐懼中苦苦支撐,但對孫策實在不敢輕易相信。畢竟孫策在江東崛起迅猛,野心勃勃,行事風(fēng)格果敢決絕,誰也難以揣度他此刻現(xiàn)身的真實意圖。
王朗整理了一下思緒,向前一步,雙手扶著城墻垛口,朝著城下大聲回應(yīng):“孫將軍,我等聽聞將軍大名,如雷貫耳,對將軍此番救援之意,感激不盡。只是此事太過突然,容我等商議片刻,還望將軍海涵。”孫策聽了,臉上露出爽朗的笑容,笑聲在城樓下回蕩:“王公行事謹(jǐn)慎,我自是理解。只是眼下情況危急,山越雖剛剛被我軍擊潰,但那些殘兵敗將可不會善罷甘休,隨時都可能卷土重來。而城中糧草的狀況,我也有所耳聞,怕是撐不了多久了吧?”
陶應(yīng)和王朗心中一凜,孫策竟對城中的艱難處境了如指掌,這讓他們愈發(fā)不安。陶應(yīng)心急如焚,額頭上滿是汗珠,他湊近王朗,低聲急切地說道:“世叔,如今這局面,不管怎樣,糧草是實打?qū)崝[在眼前的。況且他們剛剛才大敗山越,若真有敵意,此刻趁我們虛弱攻城,咱們根本毫無還手之力。依我看,他們大概率是友非敵?!蓖趵示o鎖眉頭,沉思良久,內(nèi)心反復(fù)權(quán)衡利弊,最終,他無奈地微微點(diǎn)頭,深知此刻已沒有太多選擇的余地。
隨著一陣沉悶的聲響,城門緩緩打開,厚重的城門在吱呀聲中向兩側(cè)分開。孫策面帶微笑,率領(lǐng)著兵馬有序入城。城中百姓和士兵們望著那一車車堆積如山的糧草,眼中瞬間燃起激動與希望的光芒,歡呼聲響徹云霄,仿若要沖破這壓抑許久的陰霾。而陶應(yīng)和王朗,雖暫時松了一口氣,可心中依舊像壓著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忐忑不安。
孫策率部入城后,王朗對他的戒備絲毫未減。在王朗心中,孫策此舉實在難以讓人全然信服,畢竟孫策怎么會突然如此好心,不顧路途遙遠(yuǎn)前來救援?
孫策敏銳地察覺到了王朗的警惕,為了打消他的疑慮,誠懇地說道:“王公,實不相瞞,我早就有意助您擊退山越,為這一方百姓除害。之前也曾多次向您表明心意,可您遲遲沒有答應(yīng)。此番見您與陶公子深陷危局,情況十萬火急,我來不及提前與您詳細(xì)溝通,便即刻領(lǐng)兵前來。還望王公海涵。您看,我就只帶了這萬余人馬,若真有惡意,又怎會如此?”
王朗聽了,心中的戒備稍稍放下了一些,但仍有所保留,緩緩說道:“孫將軍這番好意,我心領(lǐng)了。只是即便有這萬余人馬,面對城外龐大的山越軍隊,恐怕也難以扭轉(zhuǎn)乾坤,起到太大的作用?!?/p>
孫策聞言,自信一笑,說出了自己的部署:“王公有所不知,在得到你們求援消息的第一時間,我便已派遣部下聯(lián)絡(luò)我的義弟周瑜,讓他從吳縣發(fā)兵攻打臨水。以周瑜的謀略和能力,想來臨水此刻也快拿下了。屆時,我們拿下臨水,便能從后方對山越形成夾擊之勢。再加上我這一萬兵馬相助,雙方前后夾擊,山越必敗無疑!”
眾人聽了孫策的這番話,原本低落的士氣和信心又增添了幾分。欣喜的把臂將孫策迎入城中設(shè)宴款待。
孫策在城主府中酒足飯飽,臉上透著幾分暢快與豪邁。他放下手中的酒杯,目光炯炯有神,掃視著在座的陶應(yīng)和王朗,猛地站起身來,雙手重重地按在桌上,發(fā)出一聲悶響,說道:“如今我已到此,城中又添生力軍,且臨水那邊想必也快有捷報傳來。此時正是絕佳時機(jī),我建議即刻率兵出征,主動出擊,狠狠滅一滅山越囂張的氣焰!”他的聲音堅定有力,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氣勢,仿佛只要他一聲令下,就能將山越徹底擊潰。
王朗聽后,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他連忙起身,快步走到孫策身邊,雙手抱拳,一臉誠懇地說道:“孫將軍,您的勇氣和豪情,我等欽佩不已。只是,城中士兵多日來飽受饑餓之苦,身體虛弱,即便有了糧草補(bǔ)給,也尚未完全恢復(fù)戰(zhàn)力。而且,之前山越圍城時,我軍已損失不少兵力,士氣也還未完全振作。此刻貿(mào)然出城作戰(zhàn),實在是太過冒險?!蓖趵拭碱^緊鎖,眼中滿是憂慮,每一個字都透著對局勢的審慎考量。
陶應(yīng)也站起身來,走到孫策面前,急切地說道:“孫將軍,王世叔所言極是。咱們雖然迎來了援軍,但山越狡詐多端,他們在城外經(jīng)營已久,說不定早就設(shè)下了重重埋伏。我們?nèi)艟瓦@樣貿(mào)然出城,正中他們下懷,恐怕不僅無法取勝,還會讓將士們陷入絕境,危及整個永安城?!碧諔?yīng)的聲音帶著幾分焦急,額頭也滲出了細(xì)密的汗珠,顯然對出城作戰(zhàn)一事憂心忡忡。
孫策聽著二人的勸阻,眉頭微微皺起,眼中閃過一絲不甘。他在廳中來回踱步,腳步急促而有力,心中仍在權(quán)衡利弊。過了片刻,他停下腳步,看著陶應(yīng)和王朗,無奈地嘆了口氣:“罷了罷了,既然二位如此擔(dān)憂,那便先按兵不動。等到我義弟周瑜開始攻擊山越后方,對山越進(jìn)行合圍再發(fā)兵不遲?!?/p>
王朗和陶應(yīng)見終于勸說住了孫策出城應(yīng)戰(zhàn)的念頭,兩人心中同時長舒了一口氣。
二人沉浸在勸說成功的慶幸里,全然沒有察覺到,在一旁佯裝沉思的孫策,眼中悄然閃過一絲狡黠得意之色。孫策微微低下頭,嘴角不易察覺地輕輕上揚(yáng),那抹轉(zhuǎn)瞬即逝的笑容里,藏著旁人難以捉摸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