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了片刻,劉安又說道:“安排人盯著那小道童,但不要打草驚蛇,也不要去干涉他正常的生活!”
兩人領命退了下去。
看著兩人退下,劉安靜靜坐在那里,他此時心里思緒萬千,自從知道那隱密之后,他一直如坐針氈,惴惴不安。
但他作為一國之君,又不能將這種不安表露在外,只能自己一個人默默的忍受。
他現(xiàn)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自己的血脈之力足夠強,能夠滿足那國師的要求,能讓自己多活幾年。
如果像之前祖上曾有那么幾任皇帝,剛剛繼位兩三年就暴斃了,那自己辛辛苦苦爭來的皇位又有什么作用呢。
乙木搬進小院之后,便過上了與世隔絕的生活。
除了一周一次外出采購生活物資之外,平時他很少出門,一直待在自己的小屋里打坐修煉。
乙木的修為也在突飛猛進,他將清風道長留給自己的《無極功》已經修煉至大成,進無可進。
清風劍法也被他融會貫通,那柄天外隕鐵所制的寶劍,也被乙木使得十分的熟練。
他現(xiàn)在唯一還沒有參悟透的,便是從程雪和葉秀云身上得到的那三樣寶物。
那個紫葫蘆里裝了十粒丹藥,乙木也搞不清楚這丹藥有什么作用,他也不敢隨便吞服。
尤其是之前,程雪曾將自己的師傅煉成人丹,這給乙木留下了心理上的陰影,所以對于這些紅色的丹藥,乙木只能暫時敬而遠之。
另一件東西就是那把寶劍了。
這寶劍和自己師父留給自己的那把寶劍截然不同。
這寶劍的材質,乙木看不透,非金非鐵非玉非木,乙木曾經嘗試過,這把寶劍比師傅那天外隕鐵寶劍還要鋒利,簡直是一柄神兵利器。
而且更令人奇怪的是,這柄寶劍居然連個劍鞘都沒有。在乙木的認知當中,所有的寶劍都會配上劍鞘。
第3個看不透的,就是那本書冊了。
那本書冊上寫了三個古體篆字,乙木不認識。書里面的文字,也全部是這種字體。
在乙木的眼中,這本書就跟天書一樣。
乙木之前曾經將這本書冊當中的字分拆開來,在京城里尋了不少經營古籍的書店,一一對應了一番,最后發(fā)現(xiàn)居然沒有一個人認識這種字體。
這讓乙木抓耳撓腮,十分的苦惱。他現(xiàn)在有了一種入寶山空手而歸的感覺。
但他冥冥之中感覺到這本書冊一定很重要,自己一定要把其中的內容搞清楚。
如果京城這里實在是不行的話,自己只能游走四方,盡早破解此書冊中記載的內容。
他現(xiàn)在只剩下一個地方沒有去探尋過,那里就是翰林院。
翰林院是朝廷重地,囊括了全國的人才。那里也不是他一個小道童能夠隨意進去的地方。
要說這大漢王朝的翰林院,那也是相當厲害的存在。自大漢王朝開國以來,歷代的皇帝都非常重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