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彈的理論構(gòu)架已經(jīng)完成,電腦模擬爆炸57次,全部成功!但是…”
林墨頓了頓,神情變得嚴肅。
“只有最后真正的試爆才是關鍵。”
胡力點了點頭,很是贊同道。
“我明白,理論歸理論,實踐才是真理。說說看,‘蘑菇’問世才沒過多久,你們是怎么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把氫彈技術(shù)推進到快要問世的地步,怎么做到的?”
林默站起身,抓了抓雞窩頭,然后走到一塊巨大的黑板前,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公式和圖表。
林墨拿起粉筆,開始講解。
“氫彈的核心原理是‘核聚變’,而核聚變需要極高的溫度和壓力才能觸發(fā)?!?/p>
林墨畫了一個簡單的示意圖。
初級(原子彈)——作為“點火器”,通過裂變反應產(chǎn)生高溫高壓。
次級(聚變材料)——氘化鋰-6在高溫高壓下發(fā)生聚變,釋放巨大能量。
鈾-238外殼——聚變產(chǎn)生的中子會轟擊外殼,引發(fā)第三次裂變,進一步提升爆炸威力(三相彈)。
胡力聽得入神,雖然他不是科學家,但基本概念還是能理解的。
“所以,關鍵在于‘點火’?”
林默點點頭。
“沒錯!最大的難題是如何讓初級爆炸的能量精準傳遞到次級,而不是直接把整個裝置炸飛?!?/p>
林墨指向黑板上的一個復雜結(jié)構(gòu)。
“我們采用了‘泰勒-烏拉姆構(gòu)型’,利用x射線輻射壓縮次級,讓聚變材料在極短時間內(nèi)達到臨界狀態(tài)。”
艾麗絲這時好奇地道。
“那你們是怎么驗證這個設計的?”
林默笑了笑,再次抓了抓雞窩頭。
“我們先用超級計算機模擬了57次,每一次都調(diào)整參數(shù),直到確保能量傳遞效率最大化?!?/p>
胡力摸著下巴,若有所思道。
“所以現(xiàn)在,只差一次真正的試爆了?”
林默深吸一口氣。
“是的團長,理論再完美,實戰(zhàn)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p>
“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