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力看著眼前這激動人心的重逢場面,看著小姑姑、幾位老婆和王惠民之間那毫無隔閡、仿佛昨日才分別的真摯情感,心里充滿了感動。
“行,那我和王姐去接人,小姑讓酒店安排最好的包間,中午我們就和八位姐姐,好好吃一頓團圓飯!把這二十多年沒說的話,全都給補上!”
胡玉珍卻拉著王惠民的手不肯放,對胡力道。
“你倆去接要接到什么時候?我都等不及要快點見到她們了,你去讓你姑父幫忙?!?/p>
“你還愣著干什么?來,惠民,快進來坐!跟我們好好說說,你是怎么找到大家的?”
“你們這些年都是怎么過的?哎呦,我這心啊,高興得都快跳出來了!”
她忙不迭地把王惠民拉進客廳,按在沙發(fā)上,仿佛又回到了桃源村那個大家長般的角色。
客廳里頓時充滿了久別重逢的歡聲笑語和激動的話語,二十多年的時光仿佛在這一刻被縮短,那份在戰(zhàn)火中凝結的情誼,歷經(jīng)歲月沉淀,愈發(fā)醇厚動人。
胡力能咋辦?小姑都發(fā)話了,他確實也不知道人在哪,只能讓姑父或者張叔派人去接了,當即苦笑著走出房間。
上午十一點左右,京城飯店最豪華的一個包間內(nèi),氣氛熱烈而又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莊重感。
胡玉珍帶著和八女相識的幾人,早早地等在包間里。
門被輕輕推開,王惠民率先抬頭,臉上是抑制不住的興奮和緊張。
“來了!都來了!”
緊接著,七位年齡在四十歲上下、穿著各異但都收拾得干凈利落、氣質(zhì)干練堅韌的女性,依次走了進來。
她們的臉上無一例外地寫滿了激動、期待、以及一絲忐忑。
包間眾人的目光瞬間定格在她們身上。
為首的一位,年紀稍長,約莫四十四五歲,戴著一副眼鏡,面容沉靜,目光睿智而溫和,帶著書卷氣,但眉宇間那股歷經(jīng)硝煙洗禮后的堅毅依舊清晰可辨。
是冷云,當年女兵隊伍的指導員。
她身邊的一位,身材略顯消瘦,但眼神銳利,嘴角緊抿,透著一股不服輸?shù)膭蓬^,是楊貴珍。
另一位身材高挑一些,笑容爽朗,雖然眼角有了皺紋,但依然能看出當年的英氣,是郭桂琴。
還有一位,面容樸實,雙手似乎因為長期勞作而顯得有些粗糙,但眼神異常明亮,是胡秀芝。
一位看起來較為文靜,但目光沉靜如水,透著內(nèi)在的力量,是黃桂清。
一位笑容溫和,氣質(zhì)嫻靜,是李鳳善。
最后一位,年紀和王惠民相仿,眼神靈動,好奇地打量著包間,最后目光落在胡玉珍身上,帶著難以置信的驚喜,是安順福。
二十二年了!整整二十二年了!
當年烏斯渾河畔,槍林彈雨,生死一線。
是胡力開著那架超越時代的“鐵鳥”,用駭人的火力將追兵撕碎,然后將她們一個個從冰冷的河水里救起,送到安全的彼岸,又安排她們到秘密基地“桃源村”養(yǎng)傷。
傷愈后,除了年紀最小、無處可去的王惠民跟著胡力,其余七位姐姐們懷揣著不同的理想和使命,又紛紛離開,重新投入了各自的人生軌跡。
誰能想到,時隔二十二年,在這京城之地,八人竟以這樣的方式重聚,并且再次見到了當年那個如同神兵天降般救了她們性命、改變了她們命運的少年!
盡管胡力的容貌保持在十七八歲的巔峰狀態(tài),可和她們記憶中的少年相差不是很大,那雙眼睛里的神采,那嘴角習慣性揚起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