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夜里又派水下爆破小組摸過來,被我們的聲吶發(fā)現了,喂了魚雷?!?/p>
“習慣就好?!?/p>
另一個年紀稍長的士官淡定地擦著槍。
“只要他們不敢過大河,就隨他們折騰,我們過我們的日子?!?/p>
長期的對峙,已經讓前線的士兵們形成了一種詭異的默契和習慣。
在這十幾年間,華果和復興軍則一心一意埋頭于自身的發(fā)展與建設。
復興軍秉承胡力定下的“韜光養(yǎng)晦、絕不當頭”的戰(zhàn)略方針,無論外界風起云涌,只要能不直接插手,就堅決保持距離,專注于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
華果的軍事實力在復興軍的幫助下得到了飛躍式的發(fā)展,根據胡力的安排和支援,華果海軍一次性接收了來自復興軍的四個龐大的航母戰(zhàn)斗群,包括配套的艦載機、飛行員和維護體系。
以及多艘大型兩棲攻擊艦和補給艦,一躍成為擁有世界拔尖海軍能力的強大力量。
陸軍則接收了六個齊裝滿員的復興軍重裝合成旅作為種子部隊和訓練樣板,并大規(guī)模換裝了復興軍的“玄武-2型”主戰(zhàn)坦克、“飛狼-2型”武裝直升機等先進裝備。
空軍更是接收了多達四百架先進的“朱雀-3”型多用途戰(zhàn)斗機、20架具有洲際打擊能力的“大鵬”戰(zhàn)略轟炸機以及28架“鯤鵬”大型戰(zhàn)略運輸機,果土防空和戰(zhàn)略投送能力傲視全球。
華軍一舉實現了機械化和信息化的跨越式發(fā)展,
而民生方面的變化,更是翻天覆地。
如果胡力這個時候回國,肯定會驚訝地發(fā)現,這時的華果主要城市,其繁華程度已經遠遠超越上一世的水平。
四通八達的公路網連接各省,城市里高樓大廈鱗次櫛比,玻璃幕墻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百貨商場里商品琳瑯滿目,從國產電器到國產服裝,應有盡有。
街道上,雖然自行車仍是主流,但小汽車(不少是胡力提供的技術生產的家用車型)的身影已經越來越常見。
“老王,下班了?去看電影不?聽說新上的《申城假日》,好看得很!”
一個穿著的確良襯衫、戴著眼鏡的年輕工人招呼著同事。
“不去嘍,還得趕回去看看家里裝的電話通了沒!說是今天電信局的人來接通最后一段線!”
被叫做老王的男人推著自行車,臉上帶著期待的笑容。
街邊的報刊亭里,收音機里播放著輕快的音樂和新聞,人們排隊購買著當天的報紙,關心著果家建設和果基新聞。
農村地區(qū),雖然比不上城市,但也普遍通了電和廣播,農業(yè)機械化程度大大提高,溫飽問題已基本解決,越來越多的農家子弟通過高考走進了大學校園。
這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活力的果度,這一個時間線上,憑借胡力帶來的巨變,提前數十年迎來了高速發(fā)展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