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洋彼岸,米醬,花生頓。
午后的陽光透過百葉窗,在午覺大樓一間高度隔音的機密會議室內投下斑駁的光影。
然而,會議室內的氣氛卻和窗外的明媚截然相反,凝重得幾乎能滴出水來。
長長的桃花心木會議桌旁,坐滿了米醬軍界和情報界的最高決策者們。
就在幾小時前,他們中的一些人還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得意,就在花家宣布成功的同一時間,一份來自情報局的“重大突破”報告剛剛在內部傳閱。
報告詳細描述了通過隱秘渠道,從緬國艱難獲取的一部分“先進”技術資料,主要涉及一些材料處理和初級電子管計算機的優(yōu)化設計,還有新式導彈的手繪圖紙。
雖然不夠系統,但已經讓這些將軍和官員們如獲至寶,認為憑借米醬無與倫比的工業(yè)基礎和科研潛力,消化甚至超越這些技術只是時間問題,足以重新確立對沙聯乃至那個神秘復興軍的絕對技術優(yōu)勢。
果防布長麥克納馬當時甚至微笑著對副手說道。
“看,鐵幕并非無縫,只要我們愿意付出代價,總能撬開一角,假以時日,優(yōu)勢仍將屬于我們?!?/p>
然而,花家載人航天成功的消息,如同一桶冰徹骨的冷水,對著他們迎頭澆下,瞬間澆滅了那點剛剛燃起的沾沾自喜。
“先生們!”
果家安全事務助理喬治·邦迪聲音干澀,他指著會議室前方一塊屏幕上定格的、雖然模糊卻極具沖擊力的花家火箭升空畫面道。
“我們剛剛收到的……來自東方的‘問候’,我想,無需我再向各位強調這意味著什么?!?/p>
會議室內一片死寂,只能聽到空調系統低沉的嗡鳴聲。
參某長聯習會議主習萊姆尼策此時臉色鐵青,他率先打破了沉默,拳頭重重砸在桌面上,發(fā)出“咚”的一聲悶響。
“該死的!這怎么可能?!我們的‘紅寶石’和‘丘比特’導彈才剛剛具備初步的可靠性!我們甚至還在為將一顆幾公斤重的衛(wèi)星送入近地軌道而絞盡腦汁!”
“他們……他們是怎么做到的?!把人送上去?安全回來?這需要的推力、精度、可靠性…完全超乎了我們的工程學理解!”
他的話語里充滿了難以置信和一種被狠狠羞辱的憤怒。
就在一個月前,他們還在討論花家部署在浿水西岸的導彈,評估其技術可能還停留在的初級階段。
當時還根據這個論斷反推復興軍的導彈技術,很樂觀的認為,偉大的米醬已經持平甚至超越了復興軍的導彈技術,這一觀點得到多數人的認同。
而導致這個錯誤認知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華軍還沒有在箕子戰(zhàn)場上使用過導彈。
再結合現在從緬國花大代價弄來的圖紙來看,復興軍的導彈技術確實領先,但是不多,甚至技術還不成熟論調都出來了。
有人根據圖紙分析,就算技術領先也沒用,能不能造出來又是另一回事,因為根據現有情報來看,不管是復興軍和花家都沒有像米醬這樣強大的工業(yè)體系和科技。
可現在,那枚火箭就像一個無情的巴掌,無情的、狠狠的扇在他們高傲的臉上。
中情局局長麥科恩臉色同樣很難看,他深吸一口氣,接口道。
“將軍,我們所有的情報評估…顯然都出現了嚴重的、災難性的誤判。”
“我們過于關注他們的陸軍規(guī)模和常規(guī)武器,卻完全忽略了他們在尖端火箭技術上的孤注一擲和…驚人的突破速度。”
“這絕非偶然,這背后必然有一個我們尚未完全理解的、高度高效且保密的科研體系在支撐。”
說到這,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更加沉重。
“而且,諸位必須意識到,能夠將人類精準送入軌道的火箭,其彈頭再入技術和精度,完全足以將一枚甚至多枚高爆彈頭,投送到我們本土?!?/p>
“諸位,我不得不告訴你們,戰(zhàn)略天平…已經發(fā)生了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