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阿豹想了想,“這片兒想釣大魚得去疆石崖,那邊都是礁石,礁石下面藏著石斑,運(yùn)氣好了,能釣到七八斤的?!?/p>
“那就去疆石崖那邊玩玩兒。”劉根來心動了。
石斑魚可是好東西,比一般海魚好吃多了,在后世,這玩意動輒就要上百塊一斤。
什么?
你說疆石崖那邊剛死了人,晦氣?
那是劉根來自己殺的好不好?殺那倆特務(wù)的時候,他連眼都沒眨,還會覺得殺人的地方晦氣?
想啥呢!
“那你跟我來,我去弄條小船?!绷职⒒⒌鹬鵁煟嗥鹬窀?,幾步就下了漁船。
弄條小船?
還要在海里釣魚?。?/p>
劉根來還以為要從岸上往海里拋竿呢!
再一想,劉根來知道為什么了。
他的思維是從空間為出發(fā)點(diǎn)的,他能操控魚線,根本不用擔(dān)心魚鉤會掛到石頭,可別人不一樣。
疆石崖下面都是巖石,從岸上拋竿,鐵定會掛到石頭,一桿也別想拉上來。
林阿豹在這片臉還挺熟,沒一會兒就借到了一艘小船,載著劉根來下了海。
劉根來本以為林阿豹會用竹竿一類的東西撐船,沒想到他竟是在搖櫓。
所謂船櫓,就是一根拼接起來的長棍,得有四五米長,水下的櫓板又寬又扁,把手跟手推車車把形狀差不多,在離把手大約一米半左右的位置掏一個小洞,扣在固定在船尾的櫓頭上。
搖櫓的時候,在把手前段掛個櫓繩,固定船櫓高度,扯著繩子,抓著船櫓,來回?fù)u動,通過手腕的勁道控制櫓板的角度,利用水的反作用力推船前行。
搖櫓可是個技術(shù)活,不下點(diǎn)工夫可駕馭不了,弄不好,船櫓不是掉下櫓頭,就是被水漂起來了。
林阿豹搖櫓的技術(shù)相當(dāng)不錯,小船被他搖的飛快。要不是場合不對,劉根來都想來一首讓我們蕩起雙槳。
三里多地的距離,林阿豹只用了不到十五分鐘就把船搖到了地方,比走路還快。
“就在這兒吧!去年,我有朋友在這兒釣過一條八斤多的紅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