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疙瘩湯沒一會兒,劉老頭拎著個輕飄飄的麻袋來了。
這是把喜字帶回家了?
不在身邊帶著,怕被人偷了還是咋的?
劉根來又給哥幾個介紹著劉老頭。
被一幫公安喊爺爺,劉老頭還挺展揚,笑的老臉上都是褶子。
“貼喜字去?!眲⒏鶃韽膭⒗项^手里接過麻袋,往身邊的李福志手里一塞,又接過了李蘭香端來的兩碗疙瘩湯,招呼著哥幾個一塊出了門。
想著爺爺昨天教他的規(guī)矩,帶著哥幾個一直出了村,順著四九城方向的路兩邊,一路往家貼著喜字。
貼到家門口的時候,兩個姑姑兩大家子人都到了,正在鬧哄哄的吃疙瘩湯呢!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衣服穿少了,劉根來感覺跟過年的時候比,他們都瘦了,臉上也都是菜色。
還好,兩大家子的人一個不少,應該是沒少拿爺爺奶奶的接濟——不提劉敏的口糧,劉根來哪次去爺爺奶奶家,那只老母雞都沒吃過麩糠。
想想昨晚那些煙墩村的人就能猜得到,村里人都在餓肚子,就連進山打獵也只能喝碗粥。
那些連粥都喝不上的人呢?
嗯……反正統(tǒng)計上是沒餓死的。
結婚要貼的可不光是喜字,還有對聯(lián),也是劉老頭自己寫的。劉根來搬了把凳子,在兩個姑姑兩家人的疼惜中,往墻上抹了幾把疙瘩湯,把對聯(lián)貼上了。
上聯(lián)是永結同心配佳偶,下聯(lián)是天作之美結良緣,橫批百年好合。
這還沒完,劉老頭還做了個吊著的喜字,貼在硬紙盒上,端端正正的掛在大門中間,進進出出的都能碰到。
這可能就是具象的沾喜氣吧!
剛把喜字掛好,門外忽然響起了一陣鑼鼓聲,聽著還挺喜慶。
爺爺還請鑼鼓隊了?
劉根來下意識的看向劉老頭,卻見劉老頭也是一頭的霧水。
“咋回事?看看去?!眲⒗项^匆匆忙忙的朝門口走去。
劉根來急忙跟上,哥幾個也都湊著熱鬧。
兩個姑姑兩大家子人都沒動,他們都在忙著填飽肚子呢!奶奶一口氣做了四大鍋疙瘩湯,家里的大盆都用上了也盛不下,最后一鍋還在鍋里。
好不容易有這么多吃的,他們可不得一氣兒吃飽?
“你們是誰找來的?”劉老頭出門問著那些人。
門口的鑼鼓隊人還不少,得有十多個,家伙事兒也挺整齊,就是有點破舊,尤其是身上的衣服,本來都是紅色的,不知道壓箱底放了多久,都褪色了。
“沒人找,我們自己來的。”為首一人放下鼓槌,壓住鼓面,目光越過劉老頭,在哥幾個臉上臉上看了一圈,似乎在找著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