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

            黑巖小說

            黑巖小說>中國野史集成50冊電子版 > 第11章 流民蜂起(第1頁)

            第11章 流民蜂起(第1頁)

            一、從“逃荒大隊”到“草臺班子”

            公元301年的秋天,從漢中到蜀地的官道上,擠滿了面黃肌瘦的人群。他們背著破包袱,牽著瘦骨嶙峋的孩子,嘴里念叨著同一句話:“去蜀地,找口飯吃……”這就是西晉末年著名的“流民潮”,領頭的是一對氐(di)族兄弟——李特和李流。

            氐族是個古老的少數(shù)民族,原住在甘肅、四川交界的山區(qū)。八王之亂爆發(fā)后,關中地區(qū)鬧饑荒,官府不但不開倉放糧,反而催逼賦稅。李特兄弟帶著幾萬老鄉(xiāng)逃難,一路上不斷有人餓死,路邊的樹皮都被啃光了。《晉書》記載:“關西擾亂,頻歲大饑,百姓乃流移就谷,相與入漢川者數(shù)萬家。”(就谷:到有糧食的地方去)

            這支“逃荒大隊”走到漢中時,人數(shù)已經(jīng)超過十萬。當?shù)毓賳T想把他們趕走,李特卻撲通跪下了:“大人,我們只要一口飯,絕不惹事!”他不知道,這支看似孱弱的流民隊伍,日后會在蜀地掀起一場驚天駭浪,甚至建立起一個割據(jù)政權。就像有人說的:“歷史上的農(nóng)民起義,起初往往只是想活下去,后來才發(fā)現(xiàn),活下去需要掀翻桌子。”

            二、“五斗米”賑饑:最劃算的政治投資

            流民進入蜀地后,最先落腳的是成都附近的青城山。這里住著一位道教首領范長生,據(jù)說他家里囤了不少糧食。李特派弟弟李流去拜訪,見面就跪下了:“道長,老鄉(xiāng)們快餓死了,求您開恩!”范長生捻著胡子笑了:“聽說你們氐族人信‘五斗米道’?這樣吧,每人先領五斗米,以后跟著我干?!?/p>

            “五斗米道”是張道陵創(chuàng)立的道教派別,入教要交五斗米,所以老百姓叫它“五斗米道”。范長生是當時的道教領袖,在蜀地很有威望?!度A陽國志》記載:“長生善術數(shù),百姓信向,供其芻(chu)糧?!保ㄆc糧:糧草)李特兄弟抓住這個機會,打著“五斗米道”的旗號賑濟災民,規(guī)定每人每天領五斗米,不夠了找“李頭領”。

            這招太厲害了。流民們感動得眼淚汪汪:“跟著李頭領,餓不著!”很快,李特的隊伍就從十萬漲到了二十萬,相當于把一個“逃荒大隊”改造成了“草臺班子”——有飯吃,有組織,還有宗教信仰加持。當時蜀地流傳著一首民謠:“李特李特,五斗救厄(e),若要吃飽,跟著李特?!保ǘ颍簽碾y)

            三、晉朝官員的“騷操作”:把流民逼成反賊

            蜀地的最高長官是益州刺史羅尚,這哥們兒是個典型的貪官。聽說流民來了,他第一反應不是安撫,而是琢磨怎么撈錢?!稌x書》說他“貪而無斷”,意思是貪婪還沒主見。手下人勸他:“流民太多,得給點糧食,不然要出事?!绷_尚一拍桌子:“給糧食?他們兜里的錢先給我交上來!”

            更絕的是,羅尚聽說李特用“五斗米”收買人心,居然下令:“以后流民領糧,必須交手續(xù)費,每斗米收三錢!”這下老百姓徹底怒了:“我們逃荒要飯,你還收手續(xù)費?這跟劫道的有啥區(qū)別!”李特趁機站出來,指著羅尚的官府大罵:“弟兄們,看到?jīng)]?這就是晉朝的官!咱們不反,就得餓死!”

            公元301年底,李特在綿竹(今四川德陽)豎起大旗,正式起義。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偽造羅尚的“檄(xi)文”(檄文:聲討書),上面寫著:“流民一律遣返,敢留者斬!”然后把檄文散發(fā)給流民,哭著說:“官府要趕我們走,還想殺我們!”流民們一看,反正都是死,不如跟著李特干!

            四、“壘石為營”:草根領袖的軍事天賦

            李特雖然是流民出身,卻很會打仗。他在綿竹修了一座“營壘”,用石頭和泥土砌成城墻,外面挖了壕溝,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李特壘”?!度A陽國志》記載:“特與蜀人約法三章,施舍振貸,禮賢拔滯,軍政肅然?!保ㄕ褓J:賑濟;拔滯:提拔埋沒的人才)說白了,就是軍紀嚴明,還懂得拉攏當?shù)匕傩铡?/p>

            羅尚派軍隊來攻打“李特壘”,李特下令:“敵人沒全部進來,別進攻!”晉軍一看營壘簡陋,哈哈大笑:“就這?”爭先恐后地往里面沖。等晉軍大半進入營壘,李特突然敲響戰(zhàn)鼓,埋伏在兩邊的流民沖出來,用鋤頭、扁擔當武器,打得晉軍哭爹喊娘。這一仗,李特殲敵數(shù)千,繳獲了大量糧草兵器。

            最有意思的是,李特繳獲了羅尚的官印,卻沒舍得扔,反而掛在營壘門口,旁邊貼了張紙條:“羅大人的印,暫借我一用,打完仗還你?!崩习傩湛戳酥睒罚骸斑@李特,比羅尚還懂當官!”

            五、“流民皇帝”的悲?。簤阎疚闯晟硐人?/p>

            公元303年,李特的隊伍已經(jīng)控制了蜀地大部分地區(qū),他在成都附近自稱“大將軍”,相當于“流民皇帝”。但他沒高興多久,羅尚勾結了當?shù)氐牡刂魑溲b,趁流民收割莊稼時發(fā)動偷襲。李特率軍迎戰(zhàn),卻中了埋伏,戰(zhàn)死在沙場。

            《晉書》記載了李特戰(zhàn)死的場景:“特與卓戰(zhàn)于雁橋,大敗,斬特及李輔、李遠等?!保ㄗ浚褐笗x將阜長)他的尸體被晉軍運回成都,掛在城樓上示眾。但老百姓偷偷傳說:“李將軍沒死,他化成了山神,守護著蜀地的百姓?!?/p>

            李特死后,弟弟李流接過指揮權,不久后病死,侄子李雄繼位。公元304年,李雄攻占成都,自稱“成都王”,后來又稱帝,建立了“成漢”政權。這是五胡亂華時期,南方第一個由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王朝。

            六、當生存權遇上暴政

            李特兄弟的故事,本質(zhì)上是一場“生存戰(zhàn)爭”。八王之亂把中原攪得民不聊生,流民們只想找口飯吃,卻被晉朝官府逼得走投無路。

            七、蜀地的“蝴蝶效應”:從流民到王朝的連鎖反應

            李特起義雖然失敗了,但他點燃的烽火徹底動搖了西晉在蜀地的統(tǒng)治。當李雄在成都稱帝時,洛陽的晉懷帝還在跟東海王司馬越勾心斗角,根本無暇顧及西南。這就像一只蝴蝶在蜀地扇動翅膀,最終引發(fā)了整個南方的政治地震。

            更有意思的是,李雄建立的成漢政權,實行了很多仁政,比如減輕賦稅、發(fā)展生產(chǎn),蜀地百姓反而比在晉朝統(tǒng)治下過得更好。當時有個文人寫了首詩:“蜀地千里,昔苦今甜,李王在位,百姓安眠?!?/p>

            毀滅有時孕育著新生,草澤之中往往藏著改變時代的力量。當李特兄弟帶著流民踏入蜀地時,他們不會想到,自己的起義不僅加速了西晉的滅亡,還為后來的“五胡十六國”時代拉開了序幕。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手机av一区二区三区_一级毛片在线_国产欧美激情视频免费看

                  <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