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擊楫氣沖霄,聞雞起舞志未消。
黃河萬里收故地,青史千年記祖邀。
西晉亂塵埋帝闕,東晉偏安賴俠豪。
莫道江南無壯士,一腔熱血照今朝。
列位,咱們這一章要聊的這個人,是東晉初年那個“茍且江南”的時代里,最不“茍且”的人——祖逖,祖士稚。
話說西晉末年匈奴人破洛陽,擄皇帝,中原大地到處是燒殺搶掠,老百姓要么死在胡人刀下,要么背著包袱往南逃,史稱“永嘉之亂”。到了江南,司馬睿(也就是后來的東晉元帝)忙著在南京搭班子,滿朝文武要么想著怎么搶地盤,要么想著怎么保小命,誰還敢提“北伐”倆字?
偏就有這么一個人,放著江南的安穩(wěn)日子不過,帶著幾百號流民就敢渡江,對著大江發(fā)誓要收復(fù)中原;偏就有這么一個人,沒兵沒糧沒朝廷支持,硬是靠自己拉隊伍、打豪強、斗石勒,把黃河以南的土地重新奪了回來。這人就是祖逖。
祖逖生于公元266年,老家在范陽遒縣,也就是今天河北淶水一帶。這地方在西晉那會兒,算北方邊境,離鮮卑、匈奴這些部落比較近,所以民風(fēng)彪悍。
祖家在當?shù)夭凰沩敿壓篱T,但也是正經(jīng)世家,祖上出過太守級別的官,家境殷實。按說這么個家庭,孩子該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天天背《詩經(jīng)》《尚書》,等著長大了走仕途??勺驽哑唬蛐【筒皇莻€“安分主兒”。
《晉書》里說他“少輕俠,尚節(jié)義”,這話怎么理解?“輕俠”不是現(xiàn)在說的“小混混”,是說他講義氣、好打抱不平,還不把錢財當回事。那會兒祖逖十幾歲,天天領(lǐng)著一群半大孩子在村里轉(zhuǎn)悠,看見鄰居家缺糧食,他轉(zhuǎn)頭就回家把自家的米扛過去;看見地痞欺負老實人,他擼起袖子就上,三拳兩腳把人打跑。
他爹早死,哥哥們管不住他,只好由著他。直到十五六歲,祖逖突然“開竅”了——不是說不“俠”了,是他覺得光幫鄰居打架、送糧食沒用,天下要亂了,得有真本事才能保家衛(wèi)國。于是他開始讀書,尤其是兵法、歷史這類得書籍他特別感興趣。
后來他去洛陽游學(xué),洛陽是西晉都城,達官貴人多了去了。祖逖憑著一股“俠氣”和獨到的見識,讓不少高官都記住了他。有個叫王衍的太傅(相當于宰相),跟人說:“祖逖這小子,有大才,將來必成大器。”
公元290年前后,祖逖二十多歲,被朝廷任命為司州主簿。司州就是今天河南洛陽一帶,主簿是個文書類的官,不算大,但能接觸到朝廷核心事務(wù)。也就是在這兒,他遇見了一輩子的“最佳戰(zhàn)友”——劉琨。
劉琨比祖逖小幾歲,出身中山劉氏,也是個有志向的世家子弟。兩人一見如故,都覺得對方“跟自己是一路人”——都看不慣朝廷的腐敗,都擔(dān)心北邊胡人的威脅,都想著將來能為國家做點事。
那會兒兩人住一個宿舍,晚上睡一張床,經(jīng)常聊到半夜?!稌x書》里記載了一個經(jīng)典場景,就是咱們現(xiàn)在說的“聞雞起舞”。
話說有一天半夜,窗外突然傳來雞叫。古代人覺得“半夜雞叫”不吉利,劉琨翻了個身,想接著睡,祖逖卻“噌”地坐起來,推醒劉琨:“別睡了!你聽這雞叫,不是壞聲音,是提醒咱們該起來練武了!”
劉琨一聽,也來了精神,于是兩人穿好衣服,拿著劍跑到院子里,借著月光就練了起來。日復(fù)一日,風(fēng)雨無阻。
有一次,劉琨跟祖逖聊起天下大勢,說:“要是天下真亂了,咱們倆該怎么辦?”祖逖拍著他的肩膀說:“還能怎么辦?到時候咱們各領(lǐng)一支兵,北伐抗胡,收復(fù)中原,誰也別掉隊!”劉琨笑著說:“好!到時候我跟你比一比,看誰收復(fù)的土地多!”
您別覺得這是年輕人的“熱血空話”。后來永嘉之亂爆發(fā),劉琨果然在北方堅守并州(今天山西一帶),跟匈奴人血戰(zhàn);祖逖則在江南起兵北伐,兩人一西一東,都在踐行當年的約定。只可惜劉琨后來被東晉內(nèi)部的人陷害,兵敗被殺,沒能跟祖逖“會師中原”。
“聞雞起舞”這事兒,之所以能傳頌千年,不是因為“早起練武”有多難,是因為它背后藏著兩個年輕人的“危機感”和“報國心”。在那個“大家都混日子”的時代,有人愿意為了“不確定的未來”,每天早起練劍,這份清醒和堅持,本身就是一種英雄氣概。
公元311年,永嘉之亂爆發(fā)——匈奴人建立的漢趙政權(quán),派大將劉曜攻破洛陽,西晉懷帝被俘,中原徹底亂了。
洛陽城破那天,祖逖正在城外辦事,看著城里火光沖天,聽著百姓的哭聲,他攥緊了拳頭,心里只有一個念頭:“不能讓族人跟著死在這里,得帶他們往南逃?!?/p>
他立刻趕回范陽老家,召集宗族、鄉(xiāng)黨,說:“洛陽已經(jīng)破了,胡人很快就會來這里,咱們不能等,得往南逃,去江南避一避!”族人們都知道祖逖靠譜,紛紛收拾行李,跟著他走。
小主,這個章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
這一路逃亡,比打仗還難。路上到處是逃兵、盜賊,還有餓死的百姓。祖逖沒把自己當“世家子弟”,而是當起了“領(lǐng)隊”——他把老弱婦孺安排在隊伍中間,自己帶著年輕力壯的人斷后;糧食不夠了,他就把自己的糧食拿出來分給大家;遇到盜賊,他第一個沖上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