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七月初七這天,天還沒亮,織女就坐不住了,換了身最漂亮的“藕荷色羅裙”,頭上插了幾朵“瓊花”,對著鏡子照了又照。青鸞在旁邊幫她梳頭發(fā),笑道:“娘娘,您每年都這樣,好像第一次見牛郎似的。”
織女臉頰微紅:“去你的,一邊去。對了,你幫我看看,臉上有沒有‘愁紋’?這一年沒見,可不能讓他看見我老了。”
青鸞仔細看了看:“沒有沒有,娘娘還是跟十八似的。走吧,該去橋頭等著了,再晚了,牛郎該等急了?!?/p>
織女點點頭,提起裝禮物的“琉璃箱”,跟著青鸞出了織云殿。剛走到天河岸邊,就看見遠處密密麻麻的喜鵲,已經(jīng)把橋搭好了。橋上還站著天兵天將,負責(zé)維持秩序——沒辦法,每年來看熱鬧的神仙太多,得防止踩踏事件。
織女站在橋頭,朝著河?xùn)|望去,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直跳。她伸著脖子望啊望,望了好一會兒,終于看見一個黑點從東邊飛過來,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是牛郎!”織女忍不住喊了出來,眼淚唰地就下來了。
牛郎挑著擔(dān)子,終于飛到了鵲橋東邊。他一眼就看見了站在橋西頭的織女,穿著那件藕荷色的裙子,在晨光里美得像一幅畫。
“織女!”牛郎也喊了一聲,聲音有點哽咽。
“牛郎!”織女一邊喊,一邊朝著橋中間跑。
兩邊的喜鵲們一看主角來了,都屏住了呼吸,生怕打擾了這對苦命鴛鴦。橋上的天兵天將也自覺往后退了退,給他們留出空間。
牛郎把擔(dān)子放在橋上,剛站穩(wěn),織女就撲了過來,一把抱住他,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吧嗒吧嗒往下掉:“牛郎,你可來了,我好想你……”
牛郎也緊緊抱住她,鼻子一酸,眼淚也下來了:“我也想你,織女,這一年過得咋樣?織布累不累?”
“不累,就是想你和孩子?!笨椗痤^,擦了擦眼淚,看向筐里的金哥和玉女,“快讓娘看看,金哥是不是又長高了?玉女是不是又漂亮了?”
金哥和玉女早就從筐里爬出來了,撲到織女懷里:“娘!”
一家人抱在一起,哭哭笑笑,看得旁邊的喜鵲和天兵天將都直抹眼淚。有只新來的天兵不懂事,小聲問旁邊的老兵:“頭兒,每年都這樣哭,有啥好哭的?不就見一面嘛?!?/p>
老兵白了他一眼:“你懂個啥?這叫‘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人家一年才見一面,比‘隔三秋’還慘呢!沒看見織女娘娘的眼睛都哭腫了嗎?小心待會兒她找你麻煩,讓你去織云殿扛織布機!”
新兵嚇得趕緊閉上了嘴。
哭了一會兒,織女才想起正事,拉著牛郎和孩子,走到橋中間稍微寬敞點的地方,坐下說話。
“來,牛郎,你看我給你織的披風(fēng),試試合不合身?!笨椗蜷_琉璃箱,拿出那件云錦披風(fēng)。
牛郎接過來,穿上一試,不大不小,正合適,布料光滑柔軟,還帶著淡淡的云彩香?!罢婧茫x謝織女?!迸@尚Φ煤喜粩n嘴,“你看我給你帶的,人間的五谷,還有桂花蜜,你嘗嘗?!?/p>
織女接過五谷和桂花蜜,小心翼翼地收起來,像得了寶貝似的:“還是你懂我,天上的東西再好吃,也不如人間的味道。”
金哥和玉女也趕緊把自己的禮物拿出來:“娘,這是我給你帶的忘憂草!”“娘,這是我給你畫的畫!”
織女摸著孩子們的頭,笑得眼淚又出來了:“好孩子,真乖???,娘給你們準(zhǔn)備了禮物,金哥的避水甲,玉女的五彩頭繩,快穿上戴上。”
孩子們歡天喜地地穿上新衣服,戴上頭繩,在橋上跑來跑去。
接下來的時間,就是牛郎織女的“年度嘮嗑”時間了。他們坐在鵲橋上,說著這一年的點點滴滴。
牛郎說:“今年地里收成不錯,多虧了隔壁王大爺幫忙,不然我一個人忙不過來。金哥現(xiàn)在能幫我耕地了,就是力氣還小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