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后金大汗努爾哈赤騎著一匹烏騅馬,勒住韁繩眺望前方——那座孤零零矗立在雪原上的寧遠城,城墻在殘陽下泛著青灰色的冷光,城頭上隱約可見“大明”二字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
“區(qū)區(qū)彈丸之地,也敢擋我八旗鐵騎?”努爾哈赤馬鞭指向城頭,“傳令下去,明日卯時攻城!破城之后,屠戮三日,雞犬不留!”
他身后的貝勒們齊聲應(yīng)和,這支部隊剛剛在遼沈之戰(zhàn)中橫掃明軍,連克沈陽、遼陽等重鎮(zhèn),如今十幾萬大軍兵臨寧遠,在他們看來,拿下這座孤城不過是旦夕之間的事。但他們沒有人注意到,城頭上那些黑黝黝的“鐵家伙”正沉默地對著他們——那是袁崇煥從澳門引進的西洋紅衣大炮,此時正被明軍士兵裹在棉被里防凍。
寧遠城里,山東籍將領(lǐng)袁崇煥正站在鼓樓之上,手里攥著一封書信。那是遼東經(jīng)略高第的命令,讓他“撤入關(guān)內(nèi),棄守寧遠”。三天前,高第聽聞后金大軍壓境,嚇得將錦州、右屯等城堡的軍民全部撤回山海關(guān),只留下寧遠這座孤城和不到兩萬的守軍。
“高大人要撤,我偏不撤!”袁崇煥將書信狠狠拍在案上,案上的油燈晃得厲害。他轉(zhuǎn)身面對部將們,扯開嗓子喊道:“弟兄們,寧遠是大明的土地,身后就是山海關(guān)!咱們退一步,敵人就進一步!”
參將祖大壽上前一步,抱拳說道:“袁大人,末將愿死守城頭!只是這紅衣大炮雖利,卻只有十一門,炮手也都是新手……”
“不怕!”袁崇煥從箭壺里抽出一支箭,“我已將城外百姓遷入城中,糧食草料足夠支撐半年。至于大炮,我親自教炮手校準!”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今夜起,全城宵禁,敢有喧嘩者,斬!”
民間筆記《遼海丹忠錄》里記載了一個故事:為了穩(wěn)定軍心,袁崇煥讓人在城門口擺了口大鍋,天天煮肉粥給士兵喝。有個小兵偷偷多盛了一碗,被他撞見,按軍法當打三十軍棍。袁崇煥卻擺擺手說:“餓極了偷食,情有可原,但軍法不能廢。這樣吧,你把粥還給伙房,這三十棍我替你受了。”最后他真的讓親兵打了自己三十棍,打得后背青腫,士兵們見狀無不落淚,都說“愿隨袁大人死戰(zhàn)”。
據(jù)《明熹宗實錄》記載,袁崇煥讓人將城外的房屋全部拆毀,木料運進城內(nèi)加固城墻;又在城墻根下挖了數(shù)道深壕,壕溝里埋滿削尖的木樁;他還讓士兵在城墻上潑了水,一夜之間就凍成了冰殼,光滑得根本無法攀爬。
正月二十四日清晨,后金的攻城號角撕裂了黎明。努爾哈赤親率鑲黃旗精銳沖鋒在前,數(shù)萬八旗兵扛著云梯、推著楯車(shun
chē,古代攻城時用來遮擋箭石的防護車),黑壓壓一片涌向城墻。
“開炮!”袁崇煥站在東南角樓,一聲令下。
城頭上的紅衣大炮突然發(fā)出震耳欲聾的轟鳴,火光閃過之后,后金軍隊中炸開一個個血花?!睹魇贰ぴ鐭▊鳌酚涊d:“炮過處,糜爛數(shù)十里,八旗兵死者無算?!弊铋_始,后金士兵還以為是天雷,嚇得趴在地上不敢動,后來發(fā)現(xiàn)是城上的“鐵家伙”在作怪,才硬著頭皮繼續(xù)沖鋒。
祖大壽在西城頭看得清楚,有輛楯車剛到城下,就被一炮轟得粉碎,木片和人的肢體飛出去老遠。他對身邊的炮手喊道:“瞄準那些扎堆的打!”
可后金軍隊的兇悍遠超想象。他們踩著同伴的尸體,終于把云梯架到了城墻上。有個叫額亦都的后金將領(lǐng),都六十多歲了,居然第一個爬上云梯,手里的大刀舞得像風車。袁崇煥見狀,從士兵手里奪過一張弓,搭箭就射,正中額亦都的肩膀。老將軍慘叫一聲摔了下去,后金士兵的攻勢頓時緩了一緩。
這一天從清晨打到黃昏,后金軍隊連續(xù)發(fā)動了三次猛攻,尸體在城下堆得像小山一樣,卻毫無進展。努爾哈赤在中軍大帳里急得團團轉(zhuǎn),他征戰(zhàn)幾十年,還從沒見過這么難打的仗。
傍晚時分,他親自帶著親兵到城下督戰(zhàn)。剛到一處土坡,城頭上突然飛來一顆炮彈,落在離他不到十步遠的地方。《清太祖武皇帝實錄》里只說“帝(努爾哈赤)被創(chuàng)”,但民間野史《老檔秘錄》寫得更詳細:炮彈爆炸的氣浪把他掀下馬來,一塊彈片劃傷了他的額頭,血流了滿臉。親兵們趕緊把他抬回大營,這才保住性命。
當晚,寧遠城頭上的明軍士兵看到后金營地里火光沖天,還以為他們要夜襲,趕緊加強戒備。后來才知道,那是后金在焚燒陣亡士兵的尸體,燒了整整一夜,空氣中彌漫著焦糊的味道。
第二天,努爾哈赤忍著傷痛,又組織了一次攻城。這次他學(xué)乖了,讓士兵分成小股輪流沖鋒,想消耗明軍的彈藥??稍鐭ㄔ缬袦蕚?,他讓人在城上掛起燈籠,只要發(fā)現(xiàn)后金士兵聚集,就用大炮轟;零星上來的,就用弓箭和滾石招呼。
有個叫武長春的明軍炮手,連續(xù)開炮幾十次,炮管燙得能煎雞蛋。就用涼水澆在炮管上降溫,結(jié)果“嘭”的一聲,炮管炸了,他自己也被氣浪掀飛。袁崇煥聞訊趕來,見他還有一口氣,趕緊讓人抬下去醫(yī)治,自己則挽起袖子,親手操作大炮。
打到中午,后金軍隊再也撐不住了。努爾哈赤看著城下堆積如山的尸體,又摸了摸自己還在流血的額頭,長嘆一聲:“我從二十五歲起兵,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沒想到今天栽在這寧遠城下!”(原文見《滿文老檔》:“朕自二十五歲征伐以來,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何獨寧遠一城不能下耶?”)
正月二十六日,后金軍隊拔營撤退。袁崇煥站在城頭,看著他們遠去的背影,突然一口鮮血噴了出來——他已經(jīng)三天三夜沒合眼了。士兵們想扶他下去休息,他卻擺擺手,指著遠處說:“你們看,那是什么?”
眾人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見后金軍隊在撤退時,居然把一路上的房屋都燒了,濃煙滾滾,遮天蔽日。袁崇煥嘆道:“此獠雖敗,其志未滅啊?!?/p>
寧遠之戰(zhàn),明軍以不到兩萬的兵力,擊退了十幾萬后金大軍,打死打傷后金士兵一萬多人,這是明朝與后金開戰(zhàn)以來的第一次大勝。消息傳到北京,天啟皇帝高興得從龍椅上跳了起來,當即下旨封袁崇煥為遼東巡撫,賞銀十萬兩。
袁崇煥想乘勝收復(fù)錦州,派人向朝廷要兵要糧,卻遲遲沒有回音。原來,魏忠賢把寧遠大捷的功勞都攬到了自己頭上,還讓手下人編了本《三朝要典》,把袁崇煥寫成是“閹黨栽培的棟梁”。袁崇煥氣不過,上書反駁,結(jié)果被魏忠賢記恨上了。
再說后金那邊,努爾哈赤回到沈陽后,傷勢一直沒好,加上氣急攻心,身體一天比一天差。當年八月,他在清河湯泉療養(yǎng)時,突然病逝,享年六十八歲。臨終前,他對兒子皇太極說:“袁崇煥此人,若不除之,必為我后金大患。”
皇太極記住了父親的話。他知道袁崇煥不好對付,開始想別的辦法?!睹魇贰ず蠼饌鳌酚涊d,皇太極繼位后,一邊假意與明朝和談,一邊偷偷訓(xùn)練軍隊,還模仿寧遠城的樣式,在沈陽城外建了座“靶子城”,天天練習攻城,尤其是針對紅衣大炮的防御。
袁崇煥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寧遠之捷,非袁某之功,實賴將士用命,天地護佑。然后金虎狼之心未死,遼事(遼東戰(zhàn)事)一日不寧,我等一日不敢安睡?!保ㄔ囊姟对綆熯z集》)這封信寫完不到三年,袁崇煥果然迎來了他人生中最悲壯的時刻。
此刻的寧遠城,雪已經(jīng)停了,陽光透過云層照在城墻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幸存的士兵們互相攙扶著,在城頭上擺了幾壇酒,祭奠那些戰(zhàn)死的弟兄。袁崇煥端起酒碗,一飲而盡,酒液順著嘴角流下,在下巴上結(jié)成了細小的冰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