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今兒咱嘮個稀罕事兒!漢文帝那陣兒,有個叫鄧通的主兒,皇上寵他到啥地步?賜了座銅山讓他自個兒鑄錢玩!您琢磨琢磨,全天下的錢眼兒都攥他手里了,這還不得富得流油?可誰能想到,這么個“錢堆里打滾”的主兒,最后能餓死在破廟旮旯里!老輩人都說啊,這叫“血里撈錢,血里還”,報應來得比流星都快!
一、銅山賜金:皇上寵出個“錢祖宗”
《史記》里寫著呢,相面的許負瞅見鄧通就直搖頭:“您吶,早晚得餓死!”漢文帝一聽就不樂意了:“朕把嚴道的銅山都賞他,他能窮?”好家伙,這道旨意一下,鄧通可就支起了“皇家鑄幣廠”。那時候滿大街的“鄧氏錢”,個個兒磨得锃亮,百姓都說:“鄧通的錢,比皇上的圣旨都好使!”
可背地里的講究就邪乎了。老輩人傳,鄧通鑄錢非得拿童男童女的生辰八字開爐,說這叫“血養(yǎng)錢”。有個工匠偷藏了塊帶血的錢模,當晚就聽見屋里有小孩哭,轉天兒人就沒了。您說邪門不?還有更損的——傳說鄧通為討皇上歡心,連皇上身上的膿瘡都拿嘴吸,長安城里的混不吝編了個順口溜:“鄧通錢,皇上膿,舔來的富貴不擋風!”
二、血咒現世:錢堆里栽了跟頭
景帝一上臺,頭一樁事兒就是收了銅山,革了鄧通的職。沒了靠山的鄧通,轉眼就成了過街老鼠。您猜怎么著?他上街討飯,百姓扔給他的錢,十有八九都是他當年鑄的“鄧氏錢”!更損的是,有人故意把錢扔茅坑里,沖他喊:“鄧大人,您不是愛錢嗎?這兒的錢您撿不撿吶?”
《三輔舊事》里記著個邪乎事兒:鄧通餓死前在破廟墻上用血畫錢,每畫一筆就吐口銅銹,跟老痰似的黏糊。守城門的老軍漢說,夜里打那兒過,還能聽見“叮叮當當”的鑄錢聲,跟催命似的。老百姓都說:“他呀,是讓錢鬼勾了魂兒嘍!”
三、市井嚼舌:錢眼里藏著多少冤魂
咱老祖宗有句話,叫“富不過三代”,鄧通倒好,自己這代就把福報折騰光了。洛陽挖出的老陶枕上,還畫著鄧通討飯的模樣,旁邊寫著:“銅山千座,不敵天命;巧取豪奪,早晚報應!”長安西市的說書人講這段,拍著醒木喊:“列位您瞧,鄧通的錢外圓內方,那方孔里滲的可都是血!”
還有更絕的。傳說鄧通鑄錢把銅山挖得千瘡百孔,山腳下的村子十年不長莊稼,每到雨天就沖出帶銅銹的紅水。老百姓都說這是“錢鬼哭嚎”,其實啊,就是把地脈挖傷了。您說,這不是作孽嗎?
結語:銅錢響里聽門道
鄧通這事兒,正史里說是皇上的恩寵害了他,可咱老百姓不這么看。在咱眼里,他就是讓錢迷了心竅,連做人的底線都沒了。您看如今那些個賺黑心錢的主兒,保不齊哪天也得應了這句老話:“靠邪門兒發(fā)家,準得走邪門兒敗家!”
這正是:銅山賜金鑄錢忙,血咒纏身餓斷腸。市井笑談鄧通事,錢眼里頭見炎涼!欲知漢家還有啥稀罕事兒,您吶,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