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

            黑巖小說

            黑巖小說>中國野史電子書盤 > 第35章 狀元被謫著華章(第1頁)

            第35章 狀元被謫著華章(第1頁)

            正德六年(1511年)的春天,北京貢院放榜那天,新科狀元的名字被高聲唱喏出來——楊慎,字用修,四川新都人。這個二十五歲的年輕人穿著嶄新的紅袍,站在午門前接受百官道賀,眉宇間透漏出清朗與傲氣。

            楊慎的父親楊廷和是當朝內(nèi)閣首輔,從憲宗朝起就穩(wěn)居朝堂中樞,連正德皇帝朱厚照都得讓他三分。母親黃氏是書香門第出身,據(jù)說能背全本《漢書》。生長在這樣的家庭,楊慎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五歲時,楊廷和給他請了個姓劉的私塾先生。第一天上課,先生教《論語》“學而時習之”,楊慎歪著頭問:“先生,‘習’是溫習,還是實踐?”先生愣住了——這問題連秀才都未必想過。

            十歲那年,楊慎隨父親去內(nèi)閣值房,見案上放著正德帝的御筆涂鴉,畫的是一群宮女在豹房里打馬球。別的孩子嚇得不敢作聲,他卻拿起筆在旁邊題了兩句詩:“苑內(nèi)花如繡,階前草似茵。如何馳駿馬,踏碎錦苔紋?”楊廷和見了又驚又喜,驚的是兒子敢評點御筆,喜的是這兩句詩對仗工整,頗有唐人風味。

            十五歲時,楊慎隨父親回新都省親。船過三峽,他站在船頭看兩岸猿啼,隨口吟出“瞿塘峽口水平鋪,滟滪(yàn

            yu,長江瞿塘峽口的巨石,舊時為險灘)堆前百丈孤”,同行的四川巡撫李充嗣拍著他的肩膀說:“此子他日必成大器,恐非科場所能牢籠?!?/p>

            正德五年(1510年),楊慎第一次參加會試,主考官是“茶陵詩派”領袖李東陽。閱卷時,李東陽看到一份試卷,文筆汪洋恣肆,尤其策論《御邊策》,分析蒙古瓦剌部的威脅,句句切中要害。他當即批注:“此卷作者,當為今科魁首?!笨煞虐駮r,這份試卷卻沒進前三名——原來謄錄官抄卷時,把“瓦剌”寫成了“瓦刺”,主考官以為是筆誤,降了名次。楊慎卻毫不在意,對父親說:“考場上的名次,如江上浮萍,何必掛懷?”

            第二年重考,楊慎果然一舉奪魁。放榜那天,他騎著高頭大馬游街,新都老鄉(xiāng)們在長安街旁擺了幾十桌酒,有人喊:“楊公子,要給咱蜀地爭氣!”他翻身下馬,端起酒碗一飲而盡:“慎不敢忘?!?/p>

            中狀元后,楊慎入翰林院當了修撰(明清時翰林院的官職,負責修撰國史等)。正德帝朱厚照是個出了名的頑童皇帝,整天帶著太監(jiān)們在豹房里胡鬧,要么就偷偷跑出居庸關去打蒙古人。大臣們敢怒不敢言,楊慎卻偏偏要碰一碰他。

            正德十二年(1517年),朱厚照又一次溜出京城,自稱“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朱壽”,要去宣府親征。楊慎聯(lián)合翰林院的三十多位同僚,連夜寫了封奏折,說:“陛下是天子,豈能自降身份當總兵官?萬一有個三長兩短,祖宗社稷怎么辦?”奏折遞上去,如石沉大海。楊慎索性帶著同僚們跪在文華殿外,從早到晚,聲嘶力竭地喊:“請陛下回宮!”

            朱厚照在宣府打了勝仗,回來后聽說這事兒,氣得把奏折摔在地上:“楊慎這小子,是不是仗著他爹是首輔,敢教訓起朕了?”楊廷和趕緊把兒子叫回家,罰他在祠堂跪了三天。楊慎卻說:“爹,您總教我‘文死諫,武死戰(zhàn)’,難道是騙我的?”楊廷和看著兒子倔強的側(cè)臉,突然想起自己年輕時彈劾劉瑾的往事,嘆了口氣:“你呀,比我還犟。”

            這件事,讓楊慎在文官集團里得了個“硬骨頭”的名聲。有人說他“少年氣盛,不知天高地厚”,也有人贊他“有乃父之風,是朝廷正氣”。正德十六年(1521年),朱厚照駕崩,楊廷和擁立朱厚熜(嘉靖帝)繼位,楊慎也升為翰林院侍讀,成了新皇帝的老師。

            嘉靖帝繼位后,想追封親生父親興獻王朱佑杬為“皇考”(宗法意義上的父親),這在禮制上是說不通的——按規(guī)矩,他繼承的是正德帝的皇位,得認正德帝的父親孝宗為“皇考”。內(nèi)閣首輔楊廷和帶頭反對,朝堂上分成了兩派,這就是明朝歷史上著名的“大禮議”之爭。

            楊慎此時剛滿三十五歲,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他覺得父親的主張是“守正”,而張璁、桂萼這些支持皇帝的大臣是“媚上”。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當嘉靖帝下旨追封興獻王為“皇考恭穆獻皇帝”時,楊慎再也忍不住了。

            七月十五日那天,楊慎在朝堂上振臂一呼:“國家養(yǎng)士百五十年,仗節(jié)死義,正在今日!”兩百三十多位大臣響應,跟著他跪在左順門外哭諫。史料記載,那天的哭聲震得宮墻都在顫,大臣們有的捶打?qū)m門,有的哭喊“高皇帝(朱元璋)、孝宗皇帝”,還有人把朝笏(hu,古代大臣上朝時拿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記事)往地上摔,說:“我們這些官,不如不當了!”

            嘉靖帝在文華殿里聽得心煩,派太監(jiān)傳旨讓他們退下,可沒人動。太監(jiān)回來稟報:“楊慎說,不收回成命,就跪到死?!奔尉傅勖偷嘏牧俗雷樱骸板\衣衛(wèi),給朕打!”

            錦衣衛(wèi)緹騎如狼似虎地沖進人群。楊慎被兩個校尉架起來,廷杖的板子落在背上,他悶哼一聲,鮮血瞬間浸透了官袍。

            這一頓打,打死了十六位大臣,楊慎雖然活了下來,卻被打得皮開肉綻。三天后,圣旨下來:楊慎充軍云南永昌衛(wèi),永遠不許回京。

            已完結(jié)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手机av一区二区三区_一级毛片在线_国产欧美激情视频免费看

                  <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