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

            黑巖小說

            黑巖小說>中國野史百科 > 第47章 三朝柱石丁承淵(第1頁)

            第47章 三朝柱石丁承淵(第1頁)

            寶鼎三年(268年),建業(yè)皇宮的議事廳里,氣氛凝重得能擰出水來。七十多歲的丁奉拄著鑲金畫戟,看著滿朝文武爭論不休——孫吳新主孫皓(hao)執(zhí)意北伐,群臣卻擔心國力不支。老將丁奉突然重重一跺腳,畫戟戳得地磚"當啷"作響:"當年先帝(孫權(quán))創(chuàng)業(yè)時,哪次不是以少勝多?如今敵軍防備松懈,正是天賜良機!陛下,老臣愿為先鋒!"這番話,讓在場所有人都愣住了——誰能想到,這個白發(fā)蒼蒼的老將,依然有如此豪情?

            一、寒門崛起:小兵逆襲的"砍瓜切菜"之路

            丁奉,字承淵,廬江安豐(今河南固始)人。和周瑜、陸遜這些出身世家的名將不同,丁奉純粹是"草根逆襲"。他年輕時身高七尺(約1。68米,在當時不算矮),臂力過人,十六歲就加入了甘寧的"錦帆軍"。那時候的丁奉,就是個純粹的"戰(zhàn)場狂人",每次打仗都沖在最前面。

            建安二十年(215年),逍遙津之戰(zhàn)爆發(fā)。張遼率八百騎兵沖擊孫權(quán)十萬大軍,東吳軍隊瞬間大亂。眼看張遼就要殺到孫權(quán)面前,丁奉大喊一聲:"隨我護駕!"帶著十幾個敢死隊員,揮舞著環(huán)首刀就沖了上去。史書記載,丁奉"斬敵如切瓜",硬是在亂軍中劈開一條血路,護著孫權(quán)逃出生天。這一戰(zhàn),讓孫權(quán)記住了這個不要命的小兵,戰(zhàn)后提拔他為偏將軍。

            不過丁奉真正的高光時刻,還得等到東興之戰(zhàn)。

            二、東興揚名:雪地奇襲大破魏軍

            太元二年(252年),東吳太傅諸葛?。╧e)在東興(今安徽含山縣)修筑大堤,左右各建一城,派重兵把守。魏國權(quán)臣司馬師認為有機可乘,派司馬昭、毋(guan)丘儉率七萬大軍進攻。消息傳到東吳,群臣都慌了神,只有丁奉冷笑一聲:"敵軍遠道而來,立足未穩(wěn),正是破敵良機!"

            當時正值隆冬,天降大雪。魏軍將領(lǐng)們圍著火爐喝酒,根本沒把東吳軍隊放在眼里。丁奉卻帶著三千精銳,脫去厚重的鎧甲,只穿輕便衣甲,手持短刀,乘船順流而下。當魏軍發(fā)現(xiàn)時,丁奉已經(jīng)率軍登上堤岸,大喊:"取封侯爵賞,正在今日!"(《三國志·吳書·丁奉傳》)三千吳軍如猛虎下山,瞬間沖入魏軍大營。魏軍毫無防備,被打得丟盔棄甲,"斬首數(shù)萬級,繳獲軍資器械無數(shù)"。

            這一戰(zhàn),丁奉以少勝多,威震天下。孫權(quán)追封他為大將軍,加左右都護。從此,丁奉從一個無名小將,正式躋身東吳頂級名將行列。

            三、三朝元老:力挽狂瀾的定海神針

            丁奉的厲害之處,不僅在于能打,更在于能"熬"。從孫權(quán)到孫亮,再到孫休、孫皓,丁奉歷經(jīng)四朝,始終屹立不倒。更神奇的是,無論誰當皇帝,都對他信任有加。

            永安元年(258年),權(quán)臣孫綝(chen)專權(quán),皇帝孫休形同傀儡。丁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一天,他突然找到孫休,壓低聲音說:"陛下,臣有一計,可除孫綝。"原來,丁奉打算借著臘月祭祀的機會,設(shè)下伏兵。孫休半信半疑:"孫綝手握重兵,能行嗎?"丁奉拍著胸脯:"只需陛下一聲令下,老臣定能取其首級!"

            祭祀當天,孫綝果然帶著衛(wèi)隊前來。丁奉使了個眼色,伏兵四起。孫綝還沒反應過來,就被丁奉一刀砍翻在地。這一"斬首行動",干凈利落,讓滿朝文武都驚掉了下巴。孫休大喜,封丁奉為右大司馬、左軍師,成了東吳實際上的軍事一把手。

            四、老當益壯:至死不渝的北伐夢

            丁奉這輩子,最大的執(zhí)念就是北伐。即使到了七十多歲,他依然念念不忘"克復中原"。寶鼎三年(268年),在他的堅持下,孫皓終于同意北伐。丁奉親率大軍進攻合肥,可惜此時的東吳早已不復當年之勇,再加上孫皓昏庸,北伐最終無功而返。

            鳳凰三年(274年),丁奉病逝,享年八十多歲。他的一生,完美詮釋了什么叫"逆襲":從一個無名小卒,到成為東吳的三朝元老;從戰(zhàn)場敢死隊,到執(zhí)掌全國兵權(quán)。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丁奉恃功而驕,不過其勇冠三軍,不失為江東虎臣。"(丁奉雖然因為功勞大而有些驕傲,但他勇猛無人能敵,依然稱得上是東吳的杰出將領(lǐng))

            在安徽廬江,至今還流傳著丁奉的故事。當?shù)匕傩照f,丁奉墓前的石馬,一到夜里就會"活"過來,在山間奔跑——或許,這正是后人對這位傳奇老將的懷念吧。丁奉的故事告訴我們:出身不重要,堅持才是硬道理;年齡不是問題,熱血永不褪色。在三國這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丁奉用自己的一生,書寫了屬于寒門子弟的傳奇。

            已完結(jié)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手机av一区二区三区_一级毛片在线_国产欧美激情视频免费看

                  <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