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想了想,下了道詔書:"朕本不想當皇帝,現(xiàn)在大哥回來了,朕馬上把皇位讓給他。"
這道詔書送到漠北,和世高興壞了。他一路南下,沿途的蒙古王公都來朝拜,隊伍越走越壯大。1329年正月,和世在和林(今蒙古國哈拉和林)登基,是為元明宗。
明宗派使者去大都,說:"讓文宗當皇太子,燕鐵木兒當太師(最高榮譽官)。"表面上給足了面子,其實是想慢慢收權。
燕鐵木兒慌了。他跟著文宗打天下,手里的權力都是文宗給的,要是明宗真站穩(wěn)腳跟,自己說不定哪天就被收拾了。他偷偷去找文宗:"陛下,明宗要是來了,咱們可就沒好日子過了。"
文宗沒說話,但眼神里的猶豫出賣了他。
1329年八月,明宗的隊伍走到王忽察都(今河北張北),文宗帶著燕鐵木兒趕來"朝拜"。兄弟倆見面,表面上兄友弟恭,暗地里各懷鬼胎。
明宗設宴招待文宗,燕鐵木兒作陪。席間,明宗說:"朕在漠北聽說,燕太師勞苦功高,賞你點什么好呢?"燕鐵木兒趕緊跪下:"臣只求陛下圣安,不敢要賞賜。"心里卻在打鼓——這是要查我的賬啊。
三天后,明宗突然"暴崩(突然死亡)"?!对贰防镏粚懥?天歷二年八月六日,明宗崩",沒說原因。但后人都知道,這是燕鐵木兒和文宗搞的鬼——多半是在酒里下了毒。
明宗一死,文宗"悲痛欲絕",抱著明宗的尸體哭了三天三夜,然后"無奈"地再次登基。
這次沒人敢說閑話了。燕鐵木兒被封為"太平王",加"開府儀同三司(允許開設府署,待遇同三公)",手里握著軍權、行政權、司法權,成了帝國實際的掌舵人。
燕鐵木兒的日子,過得比皇帝還滋潤。
他在大都建了座王府,比皇宮還豪華。里面養(yǎng)了幾百個姬妾,光宗室公主(皇帝的姐妹、女兒)就娶了四十多個。有次他過生日,大臣們去送禮,看到王府里的金銀珠寶堆成山,絲綢布匹像瀑布一樣掛著,都看傻了。
他每天早上進宮,文宗都得站起來迎接;他說東,沒人敢說西。有個叫伯顏(不是后來那個滅宋的伯顏)的大臣,因為跟他意見不合,第二天就被罷官流放。官場里流行一句話:"寧得罪皇帝,不得罪太平王。"
更夸張的是,他連皇帝的婚事都要管。文宗想立個皇后,燕鐵木兒說:"我女兒好,就立她吧。"文宗只能點頭。后來他又把自己的另一個女兒嫁給了文宗的兒子,成了雙重國丈。
當時有個外國使者來朝貢,回去寫了本書,說:"元朝有兩個皇帝,一個坐龍椅,一個管天下。坐龍椅的怕管天下的。"
1333年,燕鐵木兒病了。不是什么大病,就是縱欲過度加喝酒太多,身體垮了。他躺在床上,看著床邊堆積如山的藥,突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還是個跟著武宗打獵的少年,那時候雖然窮,但睡得踏實。
彌留之際,文宗來看他。他拉著文宗的手,說:"陛下,臣不行了。以后的事,您多保重。。。。。。"話沒說完就咽了氣。
燕鐵木兒死了,朝野上下松了口氣。但他留下的爛攤子沒人收拾:朝廷里全是他的親信,地方上的軍官多半是他提拔的,國庫被他揮霍得差不多了,百姓早就怨聲載道。
更要命的是,文宗因為害死哥哥,心里一直不安,沒幾年也病死了,死前留下遺詔:"讓明宗的兒子繼位。"
1333年,明宗的次子妥懽帖睦爾登基,是為元順帝。這位皇帝后來成了元朝的末代皇帝,而他接手的帝國,早已被燕鐵木兒的專權蛀空了根基。
燕鐵木兒這輩子,靠政變發(fā)家,靠戰(zhàn)爭奪權,靠專權享樂。他以為自己能掌控一切,卻不知道權力這東西,終究是要還的。就像大都城里那座他親自督建的太平王府,幾十年后被紅巾軍一把火燒了個精光,連塊磚都沒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