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21年,劉裕讓親兵用被子把司馬德文悶死,至此,東晉正式滅亡,劉宋王朝建立,年號“永初”。
五、“武帝”的治國之道:從打天下到治天下
劉裕當了皇帝,沒忘了自己是窮孩子出身。他下令“清簡賦役,休息民庶”,把東晉的苛捐雜稅全廢除了,還把王公貴族霸占的土地分給農民。有個大臣建議他學曹丕、司馬炎,搞點“祥瑞”粉飾太平,劉裕罵道:“我老家的桑樹結了幾個果子,就算祥瑞了?別整那些虛的!”
劉裕稱帝后,實行了以下措施:
1。
抑制門閥:提拔寒門子弟,打破士族壟斷,比如出身平民的檀道濟,成了劉宋的名將;
2。
整頓吏治:派御史到各地巡查,發(fā)現(xiàn)貪官污吏直接罷免,史書說“內外澄肅,風俗一新”;
3。
發(fā)展生產:推廣牛耕,興修水利,江南的糧食產量翻了幾番,老百姓終于能吃飽飯了。
帝王軼事:
-
劉裕稱帝后,老婆臧愛親成了皇后。臧皇后出身貧寒,當了皇后還自己縫補衣服,劉裕每次見了都感嘆:“這才是我當年認識的那個她?!?/p>
-
他有個習慣,睡覺前要在床頭放一根麻繩,有人問為啥,他說:“當年打游擊時,用這繩子捆過俘虜,看著它能想起苦日子,不忘本?!?/p>
六、歷史的評價:鐵血帝王的功過是非
劉裕從草根到帝王,用了不到20年,他的一生就像一部熱血小說。但后人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
-
肯定派:李贄說他“定亂代興之君”,王夫之贊他“奮起寒微,不階尺土,討滅桓玄,興復晉室,北禽慕容超,西滅姚泓,南定盧循”;
-
否定派:有人說他殺司馬德文太殘忍,開了禪讓后弒君的先例,后來南北朝的皇帝們學他,導致宮廷政變不斷。
其實劉裕的成功,靠的不是運氣,而是三個字:狠、準、穩(wěn)。他對敵人狠,對自己準(知道自己出身低,就用軍功和政績說話),對局勢穩(wěn)(一步步鏟除異己,不急于求成)。歷史上的開國皇帝,大多不是好人,但一定是能人。劉裕就是這樣的能人,他用鐵血手腕結束了東晉的爛攤子,也為南朝的繁榮打下了基礎。
結語:
劉裕代晉,標志著南北朝時代的正式開始。他建立的劉宋王朝,享國60年,是南朝疆域最大、國力最強的朝代。但他可能沒想到,自己的子孫后來會互相殘殺,把他打下的江山作沒了——這是后話。
現(xiàn)在看劉裕的故事,就像看一場精彩的逆襲劇:一個窮小子,靠著一把刀、一身膽,從社會底層爬到權力頂峰,滅了兩個國家,當了皇帝,還改革了弊政。他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出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狠勁和腦子。當然,心太狠了也不行,比如他殺司馬德文,就給子孫開了個壞頭。
歷史有時候很公平,你怎么對待權力,權力就怎么對待你。劉裕用鐵血打下的天下,最終也在鐵血中走向衰落,但他的傳奇,卻永遠留在了“金戈鐵馬”的詩詞里,留在了“斜陽草樹”的巷陌中,供后人唏噓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