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隱忍”十二年:從傀儡皇帝到鐵血君主
公元560年,北周長安的皇宮里,17歲的宇文邕正對著祖宗牌位嘆氣。他剛當上皇帝,堂兄宇文護就帶著刀闖進來說:“小皇帝,以后國家大事我說了算,你少管!”這宇文護是北周的權(quán)臣,殺了宇文邕的哥哥,現(xiàn)在又立了宇文邕,本以為還是個傀儡,卻沒想到這小子能憋大招。
宇文邕表面上對宇文護畢恭畢敬,甚至親自為他牽馬,暗地里卻在等機會。有次宇文護的母親從北齊回來,宇文邕寫了封家書,字里行間全是“孝順”:“伯母啊,護哥為國家操勞,我得好好伺候他!”(《周書·武帝紀》載:“護母閻自齊還,帝親帥親戚行家人之禮,舉杯上壽?!保┢鋵嵭睦镌绨延钗淖o罵了八百遍。
這一等就是十二年。公元572年,宇文邕趁宇文護進宮拜見太后時,突然從背后用玉珽(ting,玉制手板)砸暈了他,又讓太監(jiān)砍了幾十刀,終于報了殺兄之仇。清理完宇文護的黨羽后,他拍著龍椅說:“終于輪到老子說了算了!”。
二、“拆廟大隊長”上線:滅佛運動的硬核操作
宇文邕親政后,發(fā)現(xiàn)國內(nèi)寺廟比官府還多,和尚不用交稅、不服兵役,光靠百姓供養(yǎng)。有次他路過一座寺廟,看見和尚們大魚大肉,氣得罵道:“佛祖要是知道你們這樣,早把你們趕出門了!”(《廣弘明集·卷二十四》載:“帝謂沙門曰:‘國用不足,卿等何為?’對曰:‘貧道等念誦佛經(jīng),為國祈福。’帝曰:‘但令百姓豐足,何假此道!’”)
公元574年,他下了道狠詔:“拆!全國寺廟全拆了,和尚還俗,佛像熔了鑄錢!”命令一下,官兵們扛著斧頭沖進寺廟,見佛就砸,見廟就拆。有個高僧慧遠懟他:“陛下滅佛,不怕下地獄嗎?”宇文邕說:“只要百姓吃飽飯,我一個人下地獄算啥!”(《續(xù)高僧傳·卷二十三》載:“遠抗聲曰:‘陛下今恃王力,破我佛法,是邪見人,阿鼻地獄不揀貴賤,陛下安得不怖?’帝曰:‘但令百姓得樂,朕亦不辭地獄諸苦。’”)
最絕的是熔佛像。長安大莊嚴寺有尊一丈高的金佛,官兵們燒了三天三夜才熔成金子。有個老和尚抱著佛像哭,被官兵一頓暴打:“老東西,金子能換糧食,你哭啥!”。
三、“北周996皇帝”:滅齊前的瘋狂攢局
滅佛后,宇文邕攢了不少錢和糧食,開始琢磨滅北齊。當時北齊后主高緯正跟馮小憐玩“玉體橫陳”,宇文邕笑了:“高緯這小子,不亡國才怪!”(《北齊書·后主紀》載:“帝盛為無愁之曲,自彈胡琵琶而歌之,侍和之者以百數(shù),人間謂之無愁天子?!保?/p>
他先搞“軍事改革”,把府兵制玩出花:士兵打仗給雙倍田,斬敵首者封爵位。有個士兵斬了三個敵首,當場被提拔為小校,樂得直拍大腿:“早知道這么好升官,我早該多砍幾個!”
接著玩“經(jīng)濟戰(zhàn)”,派人去北齊買鹽買鐵,北齊商人貪利,把戰(zhàn)略物資全賣了。等北齊缺鹽缺鐵時,宇文邕下令封鎖邊境,北齊百姓只能吃土鹽,兵器也銹跡斑斑——這“斷供”操作,比現(xiàn)代貿(mào)易戰(zhàn)還狠。
四、“平陽閃電戰(zhàn)”:高緯的“圍獵誤國”名場面
公元576年,宇文邕親率大軍伐齊,第一站就打平陽(今山西臨汾)。北齊守將侯子欽開城投降,宇文邕剛進城,就聽說高緯帶著馮小憐在天池(今山西寧武)打獵。部下勸他:“陛下,趁高緯沒反應(yīng),趕緊打鄴城!”宇文邕說:“不急,先讓高緯多玩會兒?!保ā顿Y治通鑒·陳紀五》載:“帝欲班師,內(nèi)史王誼諫曰:‘齊失紀綱,于茲累世,天獎周室,一戰(zhàn)而扼其喉。廓清東夏,在茲一舉,豈宜還師!’”)
這邊宇文邕在平陽修城墻,那邊高緯正跟馮小憐比賽打獵。屬下三次急報“平陽快丟了”,馮小憐撒嬌:“陛下,再打一圈嘛!”高緯真就不去救援——這“戀愛腦”,紂王看了都得喊大哥。
等高緯到了平陽,宇文邕早就布好陣。馮小憐非要“看打仗”,高緯就讓軍隊擺開陣勢,等馮小憐梳妝打扮完再打。宇文邕趁機進攻,北齊軍大敗,馮小憐嚇得花容失色,拽著高緯就跑:“陛下,快跑?。 ?。
五、“鄴城末日”:高緯的“奇葩投降秀”
平陽戰(zhàn)敗后,高緯逃回鄴城,大臣勸他:“陛下,咱死守吧!”他卻連夜打包金銀珠寶,帶著馮小憐往南跑,跑到青州想投陳朝,被北周追兵活捉。
宇文邕見了高緯,故意問:“你為啥謀反?”高緯磕頭如搗蒜:“我沒謀反,就是想把皇位讓給您!”宇文邕笑了:“你想讓,我還不想要呢!”(《北史·齊本紀下》載:“帝至鄴,景祚告反,帝斬之。延宗敗,帝又奔鄴,改元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