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生的心事被鶯鶯的丫鬟紅娘看在眼里。這紅娘生得:
聰明伶俐,機靈活潑。梳著雙丫髻,穿著綠羅裙。一雙大眼會說話,兩片薄唇能辯理。雖是丫鬟,卻有俠肝義膽,專愛成人之美。
一日,紅娘路過張生窗前,張生叫住她,作揖道:“小生自見小姐,寢食難安。望小娘子可憐,為我傳遞一封書信。”紅娘笑道:“先生若有真心,便寫來,我看小姐如何說?!?/p>
張生大喜,當(dāng)即寫下一首詩:“自從別后減容光,萬轉(zhuǎn)千回懶下床。不為旁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奔t娘將詩交給鶯鶯,鶯鶯看了,臉上飛紅,卻故作生氣道:“張生怎敢如此無禮!”便寫了一首詩回復(fù):“待月西廂下,迎風(fēng)戶半開。隔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p>
紅娘將詩交給張生,張生看了,欣喜若狂,以為鶯鶯約他夜間相會。到了晚上,張生來到西廂墻外,果然見門半開著,便悄悄進(jìn)去。誰知鶯鶯見了他,卻板起臉道:“張生何得無禮!我所以待月迎風(fēng),正欲以禮自持,君何得妄意!”張生碰了一鼻子灰,垂頭喪氣地回去了。
過了幾日,紅娘又來見張生,笑道:“先生勿憂,小姐前日是怕我在旁邊,故做模樣。今夜三更,小姐定來相會?!睆埳鷮⑿艑⒁?,到了半夜,果然見鶯鶯輕移蓮步,來到房中。兩人終于得償所愿,私定終身。
轉(zhuǎn)眼間,考期已近,張生不得不赴長安應(yīng)試。臨行前,鶯鶯十里相送,兩人依依不舍。鶯鶯道:“君此去若得高中,早來迎娶;若不得中,也須早來,莫要忘了今夕之情?!睆埳溃骸靶∩糌?fù)小姐,天誅地滅!”
張生到了長安,埋頭苦讀,果然考中進(jìn)士。但他卻因門第之見,覺得鶯鶯是庶出,配不上自己,便漸漸疏遠(yuǎn)了她。鶯鶯久等不見回音,便寫了一封信給張生,信中寫道:“自從別后,夜夜相思。君若不忘,早來相見?!?/p>
張生收到信,心中愧疚,但又怕耽誤前程,便回信說:“小生雖慕小姐才色,但男女之情,終須以禮相待。今我已成名,當(dāng)為小姐擇一佳婿?!柄L鶯看了信,如遭雷擊,淚如雨下。
此時,老夫人的侄子鄭恒從京城回來,聽聞張生變心,便趁機向老夫人求親。老夫人見張生無情,只得將鶯鶯許配給鄭恒。鶯鶯雖不愿意,卻也無可奈何。
過了幾年,張生因公差路過蒲州,便想去看看鶯鶯。此時鶯鶯已嫁給鄭恒,生活還算美滿。張生托紅娘轉(zhuǎn)達(dá),說想以表兄的身份見一面。鶯鶯猶豫再三,最終還是同意見他。
見面時,鶯鶯已為人婦,舉止端莊,不復(fù)往日風(fēng)情。張生見狀,心中悔恨交加,便想與她再續(xù)前緣。鶯鶯卻道:“昔日之情,已如過眼云煙。君已成名,我已嫁人,從此各不相干。”
張生不肯死心,留在蒲州多日。一日,他在墻上題詩一首:“自從別后減容光,萬轉(zhuǎn)千回懶下床。不為旁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闭钱?dāng)年他寫給鶯鶯的詩。
鶯鶯看到詩,淚如雨下,也和了一首:“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君若有心,悔不當(dāng)初;君若無心,何必回訪?”張生看了詩,知道緣分已盡,只得黯然離去。
列位看官,這段張生和鶯鶯的故事,被元稹寫成《鶯鶯傳》,成為唐代傳奇的名篇。文中張生對鶯鶯始亂終棄,卻美其名曰“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將責(zé)任推給鶯鶯,實為薄幸。
這故事道盡了封建社會門第觀念的殘酷,也揭露了一些文人的虛偽。鶯鶯雖為相府小姐,卻不能自主婚姻,最終只能嫁給不愛的人,令人惋惜。而張生為了功名利祿,拋棄真心愛他的女子,更是讓人不齒。
正是:
蒲東古寺遇紅顏,月下花前結(jié)好緣。
可惜書生多薄幸,空留遺憾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