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生本就有些困倦,又見呂翁言語奇特,便不再多問,依言將頭枕在枕頭上,躺在店內(nèi)的一張臥榻之上。剛一合眼,便覺那枕頭的竅中飄出一股異香,直透鼻端,頓時心神俱醉,睡意襲來,不知不覺便沉沉睡去。
且說盧生一枕入夢,只覺眼前金光一閃,景象突變。不再是那簡陋的客店,而是來到一處豪華的宅第。但見:
門庭巍峨,屋宇軒昂。朱漆大門上懸掛著一塊匾額,上書“盧府”二字。門前石獅威武,仆從往來穿梭,個個錦衣華服,氣派非凡。盧生正在驚疑,只見從門內(nèi)走出幾個管家模樣的人,見到盧生,連忙跪倒在地,齊聲說道:“老爺,您可回來了,夫人已等候多時?!?/p>
盧生聽得發(fā)愣,心想:“我何時成了這盧府的老爺?”正疑惑間,只見門內(nèi)又走出一群丫鬟,簇擁著一位絕色女子。那女子生得:
眉如遠山含黛,膚若凝脂雪映。櫻桃小口點絳唇,楊柳蠻腰舞春風。眼波流轉,勾魂攝魄;笑靨如花,傾國傾城。真?zhèn)€是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那女子走到盧生面前,斂衽一禮,聲音婉轉如鶯啼:“夫君,你今日為何回來得這般遲?”
盧生更是驚訝,連忙問道:“娘子是何人?晚生盧英,素未謀面,為何稱我夫君?”
那女子撲哧一笑,說道:“夫君好糊涂,怎的連妾身都不認得了?妾身崔氏,乃清河崔氏之女,與夫君結縭已逾半載,怎說素未謀面?”
列位看官,這清河崔氏,乃是唐代有名的世家大族,與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并稱“五姓七望”,門第極高。盧生聞言,心中暗忖:“難道我真的發(fā)達了,娶了崔氏這樣的名門閨秀?”
正思忖間,只見外面又來報:“老爺,吏部張大人派人來下喜帖,明日便是春闈放榜之日,請老爺明日早赴瓊林宴。”
盧生聽得“春闈放榜”、“瓊林宴”等語,心中大喜,暗道:“原來我已高中進士,如今是金榜題名了!”一時間,嬌妻在側,功名成就,盧生只覺得飄飄然如在云端,快活無比。
次日清晨,盧生穿戴整齊,乘坐高頭大馬,前呼后擁,來到長安城中的曲江池畔。但見瓊林宴上,冠蓋云集,俊彥畢至。皇帝親自臨幸,狀元郎跨馬游街,何等風光!盧生定睛一看,那狀元郎不是別人,正是自己!
只見他身著緋紅官袍,頭戴烏紗帽,在一片歡呼聲中,接受皇帝的召見。皇帝見他一表人才,應對得體,龍顏大悅,當即下旨,授他為秘書省校書郎,不久又提拔為渭南尉。
盧生謝恩之后,回到家中,崔氏夫人早已備下盛宴,為他慶賀。夫妻二人,夫唱婦隨,恩愛無比。過了幾年,盧生又因政績卓著,屢次升遷,先是任監(jiān)察御史,后又升任吏部員外郎,不到三十歲,便已官居四品,成為朝中炙手可熱的人物。
這一日,盧生正在衙中理事,忽有邊關急報,說吐蕃大軍入侵,邊關告急?;实勐剤螅堫伌笈?,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對策。滿朝文武,面面相覷,無人敢言。盧生見狀,挺身而出,奏道:“陛下,臣愿領兵出征,為國分憂,定當掃平吐蕃,凱旋而歸!”
皇帝見盧生少年英武,有如此膽識,心中大喜,當即下旨,任命盧生為河西道節(jié)度使,總領西北軍務,賜尚方寶劍,便宜行事。
盧生領了圣旨,回到家中,與崔氏夫人告別。崔氏夫人雖有不舍,但也深明大義,勉勵盧生建功立業(yè),早奏凱歌。盧生點齊十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奔邊關而去。
來到邊關,盧生審時度勢,采用聲東擊西之計,先是在正面虛張聲勢,吸引吐蕃主力,然后親率精銳,繞道敵后,奇襲吐蕃大營。一場大戰(zhàn),殺得吐蕃兵丟盔棄甲,四散奔逃。盧生乘勝追擊,直搗吐蕃巢穴,俘獲吐蕃贊普,大勝而歸。
捷報傳到長安,皇帝大喜過望,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到城外三十里迎接。盧生班師回朝,獻俘于太廟,皇帝下旨,封盧生為燕國公,食邑三千戶,賜金帛無數(shù),榮寵一時無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