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鈞后來得了中風,半身不遂,說話也說不清楚,朝政大權落到了陳金鳳和歸守明手里。這兩人趁機胡作非為,閩國的政局更加混亂。這時候,王延鈞的兒子王繼鵬坐不住了,他覺得老爹不行了,得自己上位。
王繼鵬聯(lián)合了幾個對陳金鳳不滿的大臣,發(fā)動了政變。他們沖進皇宮,殺死了歸守明和陳金鳳,王延鈞也被亂兵殺死。王繼鵬登基后,改元"永和",史稱閩康宗。可這位仁兄比他爹還能作,他覺得自己的兄弟們可能會搶皇位,就把他們?nèi)珰⒘耍ㄗ约旱挠H弟弟王繼韜。
殺了兄弟還不夠,王繼鵬又開始猜忌大臣。他有個叔叔叫王延羲,當時擔任左仆射,王繼鵬覺得他權力太大,就想把他也殺了。王延羲聽到風聲,嚇得裝瘋賣傻,整天酗酒,說話顛三倒四,王繼鵬這才放過他。
可王延羲是裝瘋,不是真瘋。公元939年,王延羲聯(lián)合了禁軍將領朱文進、連重遇,再次發(fā)動政變,殺死了王繼鵬,自己當上了閩王,改元"永隆",史稱閩景宗。王延羲上位后,可能是覺得裝瘋那段時間受了太多委屈,開始瘋狂報復,天天喝酒,一喝酒就殺人,被稱為"醉王"。
《資治通鑒》里記載了王延羲的荒唐事:"延羲常為牛飲,群臣侍酒,醉而失禮者輒殺之。"有一次,他宴請大臣,喝到高興處,讓大家比賽喝酒,喝得少的就殺頭。結果有個大臣實在喝不下了,當場醉死,王延羲還覺得不過癮,又把幾個喝得慢的大臣拖出去砍了。
王延羲的暴政很快就引起了眾怒,連當初幫他政變的朱文進和連重遇都覺得害怕。兩人一合計:"這哥們太瘋了,早晚得把我們也殺了,不如先下手為強。"公元943年,朱文進和連重遇再次發(fā)動政變,殺死了王延羲,然后一不做二不休,把王氏皇族殺了個精光,史稱"赤門之變"。朱文進自己當上了閩王。
朱文進殺了王延羲之后,閩國徹底亂了套。各地的節(jié)度使都是王氏的親戚,一看皇族被滅,紛紛起兵反抗。其中最有實力的是王延政,他是王審知的老五,當時在建州當節(jié)度使,聽說族兄們被殺,立刻起兵,宣布討伐朱文進。
朱文進一看王延政來勢洶洶,有點害怕,就想拉攏泉州節(jié)度使留從效。他派人給留從效送去了很多金銀珠寶,結果留從效根本不買賬,反過來把朱文進的使者殺了,宣布支持王延政。緊接著,漳州、汀州也紛紛響應,朱文進只剩下福州一座孤城。
公元944年,王延政的軍隊包圍了福州,朱文進走投無路,被部下殺死,腦袋被送到王延政那里。王延政進入福州后,宣布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大殷",后來又改回"閩"。按說這時候閩國應該消停了吧?不,王延政比他的哥哥們更能作。
王延政覺得福州城被朱文進搞壞了,不好好治理,反而又回到建州,把建州作為都城。他在建州大興土木,修建宮殿,勞民傷財,老百姓怨聲載道。這時候,南唐的皇帝李璟看到閩國已經(jīng)是個空架子,就派大軍進攻閩國。
王延政連忙調(diào)兵遣將抵抗,但閩國經(jīng)過多年的內(nèi)亂,軍隊早就沒什么戰(zhàn)斗力了,一觸即潰。公元945年,南唐軍隊攻克建州,王延政投降,閩國正式滅亡。從王審知去世到閩國滅亡,短短20年時間,閩國換了6個君主,全是通過政變上臺,兄弟相殘,叔侄相殺,簡直就是一場持續(xù)20年的家庭悲劇。
閩國的滅亡,給后世留下了一個深刻的教訓:家和萬事興,內(nèi)斗必亡國。王審知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本來有很好的基礎,結果被兒子們、孫子們一頓亂搞,互相殘殺,最終便宜了外人。
其實不光是閩國,五代十國很多國家都是因為內(nèi)斗而滅亡的。比如后唐,李存勖滅了后梁,結果自己被兵變殺死;后晉,石敬瑭認賊作父,兒子石重貴不服,結果被契丹滅了;后漢,劉知遠死后,兒子們互相猜忌,很快就亡了國。
從閩國的故事里,我們能看到人性的貪婪和殘忍,在權力面前,親情、倫理全都不值一提。王延翰、王延鈞、王延羲、王延政,這些人本來都是親兄弟、親叔侄,最后卻變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互相殘殺,血流成河。
當然,閩國也不是一無是處。王審知統(tǒng)治時期,福建的經(jīng)濟文化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福州、泉州成為重要的港口城市,海上貿(mào)易興盛。即使在后來的內(nèi)亂中,福建的經(jīng)濟基礎也沒有完全破壞,這為后來宋朝福建的繁榮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