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

            黑巖小說

            黑巖小說>我國野史 > 第18章 康王南渡 苗劉兵變(第1頁)

            第18章 康王南渡 苗劉兵變(第1頁)

            要說趙構南渡,得先從他那傳奇的“泥馬渡康王”傳說講起。按民間話本的說法,這小子從金營逃出來,被金兵追到黃河邊,眼看走投無路,突然冒出一匹泥馬載他過河,上岸后馬就化成了泥土。這故事編得跟《西游記》似的,但也從側面反映了趙構逃亡時的狼狽。

            事實上,趙構的逃亡之路比話本更驚險。靖康元年(1126年),他曾作為人質被送到金營,金人見他能拉開一石五斗的硬弓(宋代一石約120斤),懷疑這不是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皇子,就把他送了回去,換了個更“文雅”的王爺。

            汴京陷落時,趙構正以“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身份在河北募兵。他手下有個叫宗澤的老頭,時年六十九歲,胡子都白了還天天吵著要北伐。宗澤勸趙構:“殿下趕緊發(fā)兵解汴京之圍啊!”趙構嘴上答應,腳底下卻往后撤,先跑到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又跑到東平(今山東東平),最后干脆躲到濟州(今山東濟寧)。直到聽說老爹老哥都成了金兵的俘虜,他才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稱帝,改元建炎,史稱宋高宗。

            稱帝當天就出了岔子。負責捧玉璽的官員腳下一滑,玉璽“啪嗒”掉在地上,摔缺了一個角。趙構臉都白了,旁邊的奸臣汪伯彥趕緊打圓場:“陛下,這叫‘玉碎山河復’,是吉兆啊!”這話哄小孩都嫌假,但趙構只能捏著鼻子信了。他不知道,這一摔,摔碎的何止是玉璽,更是大宋王朝收復失地的雄心。

            金朝那邊聽說宋朝又立了個皇帝,氣得鼻子都歪了。金太宗完顏晟(shèng)下令:“抓趙構,活要見人,死要見尸!”于是金兵分三路南下,完顏宗翰(粘罕)攻陜西,完顏宗輔攻山東,完顏宗弼(兀術)則專門追趙構。這位金兀術后來成了岳飛的老對手,此刻卻像貓捉老鼠一樣追著趙構滿世界跑。

            趙構從應天府跑到揚州,覺得還不安全,又跑到杭州。公元1129年正月,金兵渡過長江,直逼臨安(今浙江杭州)。趙構半夜驚醒,聽到內侍喊“金兵來了”,褲子都沒穿好就往海邊跑,先到明州(今浙江寧波),再乘海船逃到溫州。隨行的宮女太監(jiān)跟不上,被金兵追上,據說光被搶走的珠釵就裝了幾大車。

            這段逃亡史被稱為“建炎南渡”,趙構也得了個外號叫“航海家皇帝”。有意思的是,他在海上漂的時候,居然還有心思給臣下下詔書:“朕乘桴(fu)浮于海,卿等宜各守臣節(jié)?!狈g過來就是:“我在海上當海盜呢,你們別亂跑??!”如此皇帝,也算千古奇觀。

            趙構跑到溫州后,金兵因為不習水戰(zhàn),又怕南宋援軍斷了后路,只好北撤。公元1129年四月,趙構從海上回來,暫時落腳越州(今浙江紹興),改稱“行在”(皇帝臨時駐地)。但他屁股還沒坐熱,就有人勸他:“臨安(今浙江杭州)背山面海,交通便利,不如定都那里。”

            這個建議遭到很多人反對,李綱就說:“祖宗陵寢在汴京,陛下應該回北方主持北伐,怎么能偏安江南呢?”但趙構聽不進去,他被金兵嚇破了膽,覺得離海近點好跑路。公元1132年,他正式定都臨安,美其名曰“臨時定都”,其實就是不想走了。

            臨安城本是江南名城,經趙構這么一折騰,反而成了南宋的政治中心。當時的臨安“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繁華得不像話。趙構讓人在鳳凰山麓修建皇宮,雖然比汴京的紫禁城小很多,但也極盡奢華。尤其是德壽宮,是他后來當太上皇時住的地方,光御花園就有“小西湖”之稱,假山池塘樣樣俱全。

            但趙構心里始終不踏實,他怕金兵隨時再來。有一次,金兀術帶兵打到長江邊,趙構嚇得想再次出海,被宰相趙鼎拉?。骸氨菹略倥埽裥木蜕⒘?!”后來多虧韓世忠在黃天蕩(今江蘇南京附近)擋住金兵,趙構才算喘了口氣。但經此一役,他更堅定了“議和”的念頭,覺得只有花錢買平安才是正途。

            臨安小朝廷的日子過得很矛盾。一方面,北方抗金義軍風起云涌,岳飛、韓世忠等將領屢敗金兵;另一方面,趙構和秦檜卻一門心思要議和。有個叫胡銓的官員實在看不下去,上書請求殺了秦檜,結果被趙構貶到海南島。這事傳開后,老百姓編了個順口溜:“胡銓罵賊,秦檜求和,陛下航海,群臣享樂?!?/p>

            就在趙構在臨安過著“暖風熏得游人醉”的日子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兵變差點把他趕下臺。這事得從趙構身邊的兩個寵臣說起——王淵和康履。

            王淵是御營司都統(tǒng)制,掌管禁軍,但這家伙打仗不行,撈錢很在行。金兵南下時,他負責斷后,卻把戰(zhàn)船用來運送自己的財寶,結果宋軍大敗??德氖莻€宦官,仗著趙構寵信,平時作威作福,連武將都不放在眼里。有一次,他跟著趙構逃到明州,看見士兵們在街邊烤火,居然嫌煙火氣熏著他,讓手下把士兵的火盆踢翻,士兵們敢怒不敢言。

            這些事傳到苗傅、劉正彥耳朵里,兩人頓時火冒三丈。苗傅是延安人,劉正彥是彭城人,都是跟著趙構南渡的武將,手里握著兵權。苗傅常對部下說:“咱們在前線賣命,王淵這種廢物卻靠溜須拍馬升官,還有沒有王法?”劉正彥更直接:“等老子抓到康履,非把他切成八塊不可!”

            公元1129年三月五日,趙構在臨安皇宮舉行“行在”朝會,剛坐上龍椅,就聽見外面一陣喧嘩。苗傅、劉正彥帶著幾千士兵闖了進來,為首的士兵指著王淵罵道:“你把戰(zhàn)船用來運財寶,導致宋軍大敗,該當何罪?”王淵嚇得跪地求饒,苗傅手起刀落,直接把他腦袋砍了下來。

            趙構嚇得差點從龍椅上摔下來,連忙問:“眾卿這是為何?”苗傅上前一步,指著康履說:“陛下偏信宦官,賞罰不明!王淵通敵賣國,康履禍亂朝政,不殺他們不足以謝天下!”趙構沒辦法,只好把康履交出去,結果被士兵們當場砍成肉泥。

            但苗傅、劉正彥還沒完,他們跪在地上說:“陛下,您當年在金營能拉開硬弓,何等英武!如今卻寵信奸佞,畏懼金兵,丟盡了祖宗的臉!”苗傅越說越激動,“不如退位讓賢,讓太子即位,由孟太后垂簾聽政!”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手机av一区二区三区_一级毛片在线_国产欧美激情视频免费看

                  <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