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51年,蒙古草原的忽里勒臺大會開得格外熱鬧。一群留著大胡子的宗王貴族圍著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磕頭,嘴里喊著"薛禪汗"(聰明的大汗)。這個男人就是拖雷的長子、成吉思汗的孫子——蒙哥。他能當(dāng)上大汗,多虧了拔都(他的堂哥)力挺,也多虧了窩闊臺家的子孫不爭氣——窩闊臺的兒子貴由當(dāng)了兩年大汗就喝酒喝死了,孫子們又忙著內(nèi)斗,愣是把汗位拱手讓給了拖雷系。
蒙哥上臺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算舊賬。凡是當(dāng)年反對他爹拖雷的、不支持他繼位的,要么被砍頭,要么被流放,連窩闊臺的封地都被拆成了好幾塊。史書上說他"剛明雄毅",簡單說就是:這人脾氣硬,手段狠,眼里容不得沙子。
穩(wěn)定了內(nèi)部,蒙哥把目光投向了南方。此時蒙古帝國已經(jīng)打下了中亞、東歐,連吐蕃(tu
bo,今西藏)都乖乖臣服,就剩下南宋這塊硬骨頭還沒啃下來。蒙哥覺得,該輪到他完成成吉思汗和窩闊臺的未竟事業(yè)了——滅了南宋,統(tǒng)一中國。
1257年,蒙哥召開軍事會議,拍板決定南征。他的計劃很簡單:兵分三路,三面夾擊。
-
東路:讓弟弟忽必烈率軍攻打鄂州(今湖北武昌),負責(zé)牽制南宋的中路軍。
-
南路:派兀良合臺(速不臺的兒子)從云南出兵,攻打潭州(今湖南長沙),繞到南宋后方。
-
西路:自己親率主力,攻打四川,打算拿下四川后順江而下,直搗臨安(今浙江杭州)。
這個計劃看起來挺完美,就像一個巨人張開三只手抓兔子。但蒙哥忽略了一點:四川不是草原,是山地;南宋不是欽察部落,是有幾百年守城經(jīng)驗的農(nóng)耕王朝。
1258年秋天,蒙哥親率十萬大軍殺進四川。蒙古軍的攻勢一開始很猛,成都、閬中這些大城市沒多久就淪陷了。四川的宋軍要么投降,要么潰散,只有少數(shù)人躲進了深山里的堡壘。蒙哥一路打到合州(今重慶合川),眼前出現(xiàn)了一座讓他頭疼一輩子的城——釣魚城。
釣魚城坐落在嘉陵江、涪江、渠江的交匯處,三面環(huán)水,一面靠山,地勢險要得不像話。城里有山有水有田地,光糧倉就夠守軍吃十年,簡直是個獨立王國。更關(guān)鍵的是,守將王堅是個硬茬(厲害的角色),之前在孟珙(mèng
gong,南宋抗蒙名將)手下待過,最擅長打防御戰(zhàn)。
王堅知道蒙古軍厲害,早就開始準備。他把釣魚城加高加固,城墻厚得能跑馬,還在山上挖了幾十口水井,就算被圍十年也不怕。城里的老百姓也被他動員起來,男的當(dāng)兵,女的送飯,連老人小孩都知道要搬石頭砸蒙古人。
1259年正月,蒙哥的大軍到了釣魚城下。他派人去勸降,說:"只要你們投降,保你們榮華富貴。"結(jié)果王堅把使者的腦袋砍了,掛在城樓上,意思很明顯:想讓我投降?沒門!
蒙哥氣得胡子都翹起來了,下令攻城。蒙古軍的投石機開始猛轟城墻,騎兵在山下耀武揚威,看起來氣勢洶洶。但釣魚城的城墻是石頭砌的,投石機砸上去跟撓癢癢似的。蒙古人想爬山,城里的宋軍就往下扔滾木礌(léi,大石頭),一天下來,蒙古兵的尸體堆得跟小山似的。
蒙哥不信邪,又想出各種招:
-
挖地道:派士兵偷偷在城墻下挖洞,想從地下鉆進去。結(jié)果王堅早有防備,在城里挖了反地道,兩邊的人在地下打了起來,蒙古人被揍得鼻青臉腫。
-
斷水源:蒙古軍想把嘉陵江的水引走,讓城里缺水。但釣魚城有井,根本不怕。
-
罵陣:蒙古兵在城下罵臟話,想激怒宋軍出城決戰(zhàn)。王堅更絕,讓士兵把烤好的魚和饅頭扔下去,喊著:"你們再圍十年,我們也有吃的!"
就這樣,蒙古軍圍了三個月,愣是沒拿下釣魚城。四川的夏天又熱又潮,蒙古兵大多是北方人,受不了這種氣候,好多人開始拉肚子、發(fā)高燒,軍營里到處是咳嗽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