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二年深秋,紫禁城的太和殿,登基兩年的朱厚照正蹲在龍椅上,手里拿著彈弓瞄準(zhǔn)梁上的麻雀,旁邊伺候的太監(jiān)劉瑾趕緊附和:"陛下圣明,不如去豹房,這金鑾殿有什么好玩?"
此時的豹房剛在西華門外蓋好,朱漆大門上雕著纏枝蓮紋,看著像座王府,里頭卻藏著百十來只猛獸——金錢豹、老虎、黑熊被關(guān)在青石砌的獸欄里,吼叫聲能傳到皇城根。朱厚照不愛住乾清宮,卻在豹房里蓋了間"觀獸閣",每天清晨都要趴在欄桿上看老虎撲食,手里還拿著塊生肉逗弄。
朱厚照從小就不是讀書的料。孝宗在世時請了翰林院最好的先生教他讀《論語》,可他要么裝肚子疼,要么就把蟈蟈罐藏在袖子里,上課時蟈蟈一叫,滿屋子的人都憋笑。有次講官講"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他突然站起來說:"君要是不開心,百姓能好過嗎?"氣得講官捋著胡子說不出話。
登基后,經(jīng)筵(皇帝的講學(xué)制度)成了他最頭疼的事。按規(guī)矩,每月逢五、十要在文華殿聽先生講課,他卻總找借口推脫。正德元年三月,講官們在文華殿等了一個時辰,才見朱厚照帶著幾個太監(jiān)慢悠悠走來,身上還穿著繡著猛虎的常服,根本沒穿朝服。講官剛翻開《資治通鑒》,他就打哈欠:"這些老掉牙的故事,朕早就聽膩了,不如講講薛仁貴征西?"
后來索性連經(jīng)筵都不去了。劉瑾給他出主意:"陛下是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何必被這些老夫子拘束?"他聽了這話,當(dāng)天就把文華殿的經(jīng)筵桌搬到豹房,改成了"百戲臺",讓民間藝人來演雜耍、說書,自己則穿著小校尉的衣服,混在人群里叫好,比聽《論語》起勁百倍。
有個叫王鏊(ao)的大學(xué)士,拖著七十歲的身子跪在豹房門口,哭著求皇帝"回宮理政"。朱厚照從門縫里探出頭,扔給他一包剛烤好的鹿肉:"先生嘗嘗,這是豹房新殺的,比宮里的好吃。"王鏊氣得把鹿肉扔在地上:"陛下要是再這樣,祖宗的江山就要被玩丟了!"他卻笑著說:"江山那么大,丟不了,先生放心回去吧。"
豹房里有的不僅是猛獸。朱厚照讓人蓋了幾十間房,有的改成酒肆,他穿著店小二的衣服站在柜臺后算賬;有的改成妓院,讓宮女扮成妓女,他則裝作嫖客挨家"喝酒";最里面還有間"軍機房",墻上掛著刀槍劍戟,他自稱"總督軍務(wù)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朱壽",每天帶著太監(jiān)們排兵布陣。
劉瑾最會投其所好,從各地搜羅來奇人異士:有能吞劍的江湖藝人,有會跳西域舞的胡女,還有個叫于永的回回(回族)人,說自己會"房中術(shù)",被朱厚照封為"錦衣衛(wèi)都指揮同知"。這些人在豹房里橫行無忌,甚至敢穿著蟒袍跟大臣們搶道,戶部尚書韓文看不慣,上奏說:"豹房之內(nèi),非復(fù)朝廷體統(tǒng),請陛下斥退奸佞,還宮視事。"結(jié)果被劉瑾誣陷"貪贓",貶到了老家。
更荒唐的是,朱厚照還在豹房里養(yǎng)了群"義子",都是些市井無賴、邊地武夫,他給他們賜姓朱,封將軍、伯爵,其中有個叫江彬的邊將,臉上帶著刀疤,最會講戰(zhàn)場故事,朱厚照把他當(dāng)成心腹,連睡覺都同榻而眠。江彬勸他:"陛下是真龍?zhí)熳樱尾挥H自去邊關(guān)看看?說不定能像成祖爺那樣打場大勝仗。"
有天夜里,朱厚照帶著江彬和幾個太監(jiān),偷偷溜出德勝門,一路往宣府(今河北宣化)跑。到了邊關(guān),他真的穿上鎧甲,騎著馬在城樓上巡邏,還逼著守將給他開城門,說要"親征蒙古"。守將不認識他,拿著弓箭對準(zhǔn)他:"沒有朝廷文書,誰也不能開城門!"
朱厚照在宮里也不安分。他讓人把御花園改成"集市",讓太監(jiān)宮女扮成商販、顧客,自己則提著籃子"買菜",還跟賣豆腐腦的"討價還價",吵不過就掏出碎銀子扔在攤上,哈哈大笑。有次扮成"乞丐",躺在東華門的墻角曬太陽,讓劉瑾扮成"施舍的善人",遞給他半個窩頭,他啃得津津有味。
后宮更是被他攪得雞犬不寧。他不愛皇后和妃嬪,卻喜歡民間女子,聽說太原晉王府有個樂工的女兒叫劉良女,能歌善舞,就專門派人去接,一路上用八抬大轎伺候,比接皇后還隆重。到了京城,他讓劉良女住豹房的"香云閣",自己則穿著布衣,每天去給她"請安",說:"朕要是個老百姓,就娶你當(dāng)媳婦,多快活。"
正德九年正月,乾清宮突然失火,火光沖天,映紅了半個北京城。朱厚照當(dāng)時正在豹房喝酒,聽見太監(jiān)稟報,不但不著急,反而拍著手說:"好大一棚煙火!"結(jié)果乾清宮被燒得只剩骨架,重建花了幾百萬兩銀子,都是從百姓身上搜刮來的。有百姓編了順口溜:"皇帝玩得歡,百姓苦黃連;乾清宮燒了,銀子全刮干。"
朱厚照最想當(dāng)?shù)牟皇腔实?,是將軍。正德十二年,他瞞著大臣,偷偷跑到宣府,在那里蓋了座"鎮(zhèn)國府",掛上"總督軍務(wù)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朱壽"的牌子,還給自己發(fā)了俸祿——每年五千石米,比正一品的大將軍還多。有蒙古部落小王子率軍來犯,他竟然真的帶兵出戰(zhàn),在應(yīng)州(今山西應(yīng)縣)打了一仗。
這仗打得亂七八糟。朱厚照親自擂鼓助威,卻不許士兵殺"太多"敵人,說"要抓活的玩"。結(jié)果雙方打了一整天,蒙古兵退走,明軍死傷幾百人,他卻回京報捷,說"朕親手殺了一個敵人",還讓大臣們給自己加官進爵,封"鎮(zhèn)國公"。內(nèi)閣首輔楊廷和氣得說:"哪有皇帝給自己封爵的?這是千古奇聞!"可他不管,硬是讓禮部刻了印信,天天掛在腰間。
還有次他想南巡,大臣們跪在午門外哭諫,說"南方剛遭水災(zāi),陛下南巡會勞民傷財"。他讓人把哭諫最兇的一百四十六個大臣拖到午門廷杖,打死了十一個。鮮血染紅了金磚地,他卻在豹房里看著捷報(其實是江彬編造的"南方祥瑞"),跟劉良女說:"這些老頑固,就是不懂朕的樂趣。"
《明史·武宗本紀(jì)》里說他"耽樂嬉游,昵近群小,至自署官號,冠履之分蕩然矣",意思是他沉迷玩樂,親近小人,甚至自己給自己起官名,君臣的名分都亂了套。
正德十六年三月,朱厚照在淮安清江浦釣魚時,不小心掉進水里。雖然被救上來,卻受了風(fēng)寒,加上常年喝酒縱欲,身體早就垮了,回到豹房后就一病不起。他躺在"觀獸閣"的床上,看著窗外的豹子在欄里轉(zhuǎn)圈,突然對劉瑾的繼任者張永說:"朕這一輩子,活得痛快,就是有點對不住父皇。"
臨終前,他讓太監(jiān)擬遺詔,里面寫著"罷免各地皇莊,釋放豹房里的珍禽異獸,赦免因進諫被關(guān)押的大臣"。說完這些,他望著房梁上的彈弓,突然笑了:"要是能重來,朕寧愿當(dāng)個將軍,馳騁沙場,也不當(dāng)這皇帝。"年僅三十一歲就咽了氣。
朱厚照沒兒子,大臣們只好迎立他的堂弟朱厚熜(cong)繼位,就是后來的嘉靖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