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漢素來以禮治國,禮制便是國之根本,望陛下萬不能棄之不顧??!”
說完,王頗更是原地直接跪下,對著劉契行了一個跪拜大禮,似乎要表明自己所做一切,皆是為了大漢。
劉契見狀,心中憤怒的同時,卻也知道王頗所言在理,所以他還是找不到反駁王頗的理由。
但是,他心想,既然梅禮剛剛說了“亦可不必收回”這話,那自然就有他的道理。
所以,劉契便只能無奈地看向了梅禮,假裝淡定地說道:
“梅愛卿,你覺得呢?”
梅禮聽聞劉契問話,卻是依舊不慌不忙,他氣定神閑地對劉契行了個禮后,便對著王頗朗聲說道:
“御史大人不必如此心急,老朽也并非是老糊涂了。”
“老朽之所以說‘亦可不必收回’大殿下的尊號,也是有老朽的道理?!?/p>
王頗聽梅禮一口一個“老朽”,頓時只覺心煩,于是便直接脫口而出道:
“哼!梅大人有話但說無妨,是不是老糊涂了,我自有分辨。”
梅禮聞言,不但沒有絲毫惱怒,反而還難得地露出了一絲笑意。
“御史大人稍安勿躁,且聽老朽細細道來?!?/p>
安撫了一下王頗這個想拿他對付自己的外孫女婿的小丑后,梅禮這才對著劉契說道:
“咳咳。。。。。。陛下,據(jù)《大漢禮典》記載,昔日太宗皇帝在位時,也曾遭遇類似今日情形?!?/p>
“彼時,賢王蒙冤受難,眾人皆以為其已不幸身亡,太宗皇帝更是追封尊號以表哀榮?!?/p>
“然而,后來賢王沉冤得雪,安然歸來,太宗皇帝便在朝天祠場舉行盛大祭典,重新為賢王正名,將‘追封’改為‘欽賜’。”
“此舉既未違背禮法,又彰顯了賢王的赫赫功績,當(dāng)時就傳為一時佳話。”
殿內(nèi)群臣聽聞,頓時交頭接耳,低聲議論紛紛。這個事兒他們?yōu)楣俣嗄辏瑢ζ洚?dāng)然也有些了解。
劉契眼中閃過一抹驚喜,也是沒想到梅禮竟然拿太宗皇帝舉例,看來梅禮這也是早有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