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石井沉迷研究連弩不可自拔的時候,邵云安算算時間,距離蔣康寧上京也有一個月了。
從永修縣到京城,走水路若是順風順水,最快10天就能到。若是逆風逆流,那一個月都有可能。
蔣康寧一直沒回來,也不知是他已經(jīng)到了京城,但大神那邊有問題,還是他還在路上耽擱著。
“古代”就是這點不好,交通太不方便。
因為可以買到現(xiàn)成的木料、磚石,新宅這邊的建造節(jié)省了大量的準備建材的時間。
在高工錢的刺激下,配合充足的人手,邵云安和王石井的新宅,一間間新房拔地起。
新宅內的房子就是普通的磚木房,邵云安倒是想雕梁畫柱,奈何成本太高,需要的人力太多,他和王石井的身份也不夠。
在邵云安看來,新宅的房子是最普通最普通的那種“古代”民居的樣式了??稍谛闼宓拇迕裱劾?,王石井家的新宅都能趕得上縣里的老爺了吧!
新宅的主體房子是蓋好了,但細部還很粗糙,家具也都沒有配備齊全。家具和蓋房還不同,蓋房你有現(xiàn)成的木料、磚石就行。
家具你得提前訂,人家才給你打??h里的木器行有現(xiàn)成的家具賣,但要買的合自己心意,還是要定做。
新宅過冬的取暖方式主要是盤炕和火墻。這兩種取暖方式都離不開爐灶,就順便做飯、燒水一起。
反正在取暖這塊,絕對是邵云安每年冬天很大的一筆花銷。光靠上山撿柴是不夠燒的。他寧愿在家具上花費少點,也不能讓自己冷著。
永修縣的冬天最冷的時候,又濕又凍,家里不暖和干燥些會很難熬。特別是兩個孩子學習、彈琴,總不能讓他們凍了手指。
新宅的主體房屋和圍墻都蓋好了,剩下的細部可以慢慢來。主屋需要的主要家具也擺上了,那些定做的家具年后陸陸續(xù)續(xù)也都能擺上。
搬家的吉日定在十一月二十六。
蔣康寧那邊一直沒有消息,邵云安也想開了,如果實在拉不上那兩位大神,蔣康寧的兄長也能自己做茶、酒的生意。
最多就是謹慎一些,或者被“一丈軒”那個幕后大老板分走一杯羹。
馬上就要搬家了,邵云安把家里暫時用不上的東西先打包。
新家要有長輩在搬家的前一晚暖房,還要有親朋好友送上柴火、米面等代表著煙火氣息的東西,這才吉祥。
都不需要王石井和邵云安開口,得知他們要搬家了,村里大部分人家都送來了柴火、菜和糧食。
都不用多,哪怕只是一根柴,一小捆菜和一小把糧就行,圖的就是個人氣。
暖房的長輩,邵云安和王石井是堅決不會考慮王老太和王大力的。至于王文和,盡管與他的關系破冰,但邵云安也沒考慮過他。
思來想去,夫夫二人找了王老爹。
王老爹跟王石井的血脈關系遠了點,但也是王氏族人。他在族內也有一定的威望,他來暖房很合適。
不管別人怎么說,王石井和邵云安親自上門邀請王老爹,王老爹是笑著答應了。王老爹現(xiàn)在是越看王石井和邵云安越喜歡。
王石井也私下找王老爹說了,他支持王書平接任族長,王老爹也覺得王書平不錯,他也樂意做這個順水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