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無論古今都有吃絕戶的現(xiàn)象。
特別是在古代這種以宗族血脈管理的方式來維持社會發(fā)展的模式下,家里的男丁多就意味著保障。
王大力窩囊,王田巖也沒本事,但在王枝松還是高高在上的讀書人時,村里人還真不敢對王大力怎么樣。
當然,感慨是感慨,邵云安不會因為王石井只有王青一個兒子就考慮去生的。
不是還有個蔣沫熙么,兩個兒子夠了。
皇上的這一大堆賞賜砸下來,王石井和邵云安再次面臨手里沒人的窘?jīng)r。
侯府修繕的事情已經(jīng)找大將軍府幫忙了,總不能這千畝良田的管理還找大將軍府出面。
不是邵云安小氣,京城里的彎彎繞繞他這幾天也看清了不少。
就怕到時候有人說大將軍府趁機占便宜,往大將軍府潑臟水。
還是岑老給兩個兒子出了個主意。
大將軍府一直都有幫襯從戰(zhàn)場上下來的傷殘下屬,這事在京城也不是秘密。
王石井是從翼虎軍退下來的,不如就雇一些從翼虎軍退下來的身有殘疾但也能做事的士卒。
對外只說王石井顧念同袍舊友就是。
從翼虎軍退下來的士卒品性應當能有些保障,同時,還能為侯府掙些名聲。
名聲這種東西虛無縹緲卻格外現(xiàn)實。
邵云安當即就覺得這個辦法好,這和幫持退伍軍人不是一個道理么。
王石井也覺得好,他怎么會不清楚那些傷殘的士兵離開軍中后的日子會多么難過。
這件事找大將軍府出面就完全沒問題。
找一些老實本分又不是太笨的人來負責管理田產(chǎn)等其他侯府的雜事,王石井和邵云安也能輕松不少。
岑老還建議,秀水村里與王石井和邵云安一家交好的人家,也可從中挑選合適的人來幫忙管家。
知根知底的總好過于找那些不知底細的。通常一人飛黃騰達了也都是從本族中挑人。
王石井雖然脫離了王氏一族,但整個秀水村現(xiàn)在都是他的,他挑些合適的人來幫他也是情理之中。
別說,王石井和邵云安還真有這個打算。
蔣沫熙要的百名匠人要過幾天才會送到京城來,不過身契是已經(jīng)在手了。
私窯在塘鄴鎮(zhèn),屬于京師的范圍,但坐馬車還是要一天的路程。
邵云安和孩子們包括郭子牧在內(nèi)都不想回京城,在田莊玩了幾天,王石井又帶著眾人直奔塘鄴鎮(zhèn)。
這邊,王石井和邵云安的歸期不定;那邊,京城里卻是風云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