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叢博和王衍每天從私塾回來后就直接過來抄書,順便輔導王青。
岑老給的那幾本書,兩人見都沒讀過。關、陳兩位夫子給的幾本啟蒙書上的批注,也讓他們有了新的體悟。
永修縣最好的夫子不是在縣學就是在“白月書院”,趙叢博和王衍讀的是村子里的私塾,那肯定是不能比的。
邵云安每天上午還是會按照他的方式教王青和妮子。
他講給兩個孩子的成語故事和一些典故典籍,吸引了趙叢博和王衍莫大的興趣。
而算數(shù)更是令他們沉迷不已,兩人都沒有正經(jīng)學過算數(shù),最多就是最基礎的數(shù)數(shù),加減。
邵云安教兩個孩子的更側重于思維類的數(shù)學啟蒙,還是有很大區(qū)別的。
兩個孩子每天下午一過來就先問王青,安叔今天講了什么,王青會復述一遍。
趙叢博和王衍認真記下來,讓王青再教他們一遍。
王青很多字不會寫,邵云安也有不會寫的,這樣不僅王青和妮子可以復習一遍,趙叢博和王衍也在寫的過程中得到學習。
趙叢博和王衍覺得安叔雖然很多字不認識,但似乎比夫子還要厲害。兩人特別喜歡每天下午來安叔這邊。
趙元德和王書平都沒想到自家的孩子還能有如此的收獲,兩家對王石井和邵云安更是別提多感謝了。
趙河做的“蜂蜜紅棗醬”和“山楂陳皮醬”,邵云安嘗過后又給提了些意見。
趙河照做地改進后,發(fā)現(xiàn)味道確實比他先前做的好許多。趙家開始為年前的這一大批果醬做準備了。
趙叢博和王衍每天去安叔家學習,經(jīng)常有點心不說,有時候還順便在那邊吃晚飯,兩個孩子都不愿意回自己家了。
兩家的大人也放心孩子在那邊,特別是趙河,他也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年前的忙碌中了。
十一月十八,陣陣的爆竹聲給平靜的秀水村增加了許多的熱鬧。王石井和邵云安新宅子的幾間主屋終于要上梁了。
上梁是大事,要選良辰吉日。這一日正是適合上梁的日子。
王青和妮子高興地圍著自家的新宅跑來跑去,已經(jīng)跟兩人混熟的趙叢博和王衍看著他們,免得他們又被人欺負了。
這個時候沒有火藥的那種鞭炮,只是點燃竹子,叫爆竹。但即便如此,也是熱鬧異常。
上梁這一日,王石井在新宅已經(jīng)砌起來的墻外,擺了五口大鍋。
每口大鍋里都燉著兔肉、野雞肉、豬肉、蘑菇干、白菜、蘿卜、木耳等一堆干貨,主打一個亂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