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的事,在秀水村那是經(jīng)常被人私下里說道的。
王石井是王大力的長子,可在王家他卻好像是后爹后娘養(yǎng)的。
王石井19歲才成親,娶的還是鄰村青山村的同齡姑娘(大齡女青年)宋氏。
這宋家是青山村的散戶,窮得叮當(dāng)響。
要不是王田巖急著成親,這宋氏又是王石井自己找的,王老太才看不上這門親。
不過窮有窮的好處,王老太只花了30文錢,就把宋氏娶進(jìn)門了。
哪知,王石井和宋氏成親沒倆月,被抓去服徭役。
若王老太肯出三兩銀子,王石井就不必去,但王老太說家里沒錢。
王田巖也是夠條件去的,王老太又說王田巖還沒成親,逼得王石井只能離開新婚的妻子。
結(jié)果王石井前腳走,王田巖后腳就成親了。
彼時正值朝廷修建河道、防御工事等多處大工程,通常兩三個月的徭役,王石井愣是服了兩年才回來。
回來的他,人瘦得不成樣子,原本就沉悶的一個人變得更悶了。
王老太也越發(fā)不喜歡這個大兒子。
王石井回來的時候,大兒子王青都一歲了,村里就有人傳謠言,說王青不是他的兒子。
王石井剛成親沒倆月就走了,他媳婦再厲害也不能這么快就有娃。
王石井對此沒有任何怨懟和懷疑,跟宋氏仍如常地過日子。
王老太從來就不喜歡這個兒子,但在王石井長大后,她也不敢跟以前那樣肆意打罵這個兒子。
王石井是王家身高最高、體格最壯的。
再加上他回來后性子陰沉了不少,王老太連話都不想跟他多說。
有丈夫在身邊,平日里被婆婆和弟妹、小姑欺負(fù)的宋氏,日子好過了不少。
沒兩年,宋氏就生下了女兒王妮,可好日子卻又到了頭。
這回朝廷征兵,王石井和王田巖都符合征兵的條件。
王石井因為服過徭役,并且服滿了兩年。
按律法若家中有符合的兄弟,他可以不必去服兵役。因此王田巖成為了王家征兵的第一人選。
這回王老太卻死活不放人,說王田巖身子不好,這要是去了肯定活不了。
王田巖也哭著鬧著不肯去。
王老太又逼王石井去,王石井自然不肯。
王老太拿出孝道說事,說王石井是老大,應(yīng)該護(hù)著弟弟妹妹,王石井依然不為所動。
王老太不肯掏銀子,又不肯讓王田巖去。
最后她竟狠心地直接跑去取征兵的地方,把王石井的名字寫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