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人心”的傳播下,安國公府的名聲不說徹底爛了也是臭不可聞。
前安國公,現(xiàn)安國侯幾次求見代老將軍不成,再加上墻倒眾人推,一急之下暈倒在家中。
安國侯府亂了套,蔣康辰放出狠話,他與安國侯府永無和解的一天!
不過武家在朝中的根基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坍塌的。
再加上武簡身中千絲繞的消息放出來后,當年站錯隊的幾家也嗅到了危險。
這些家族要么向皇上跪地求饒,要么就是聯(lián)合武家在皇上的根基還未穩(wěn)固之前逼皇上讓步。
進宮見了君后的隔天,邵云安從登門來見他的蔣康辰嘴里也知道了這段時間的諸多事情。
最近三次大朝,朝堂上的激烈程度不亞于真刀真槍地干仗。
武官稍微好點,文臣幾派之間吵成了一鍋粥,好幾個馬前卒落馬。
邵云安都佩服永明帝,他還真沒從對方的臉上看出朝堂上會那么不順心。
原世子夫人鄭氏被貶為妾,昭陽侯鄭家的當家主母痛斥鄭氏心思不端,罔為鄭家之后。
表面上鄭家驅(qū)逐了這個女兒,向帝王表明了態(tài)度。可在朝堂上,鄭家卻是處處使絆子。
恒遠侯倒了,魏氏很是出了一次血。
哪個大族都不會愿意自己淪為第二個魏氏。
無論是出于什么目的,他們都不可能看著皇上再對下一個大族出手。
朝臣不配合,朝廷的政策就無法實施下去。
這也是永明帝召老帝師、岑老、康瑞返回朝堂的原因。
代家在邊關(guān)的有兩位大將軍,兩位小將軍;代老將軍又坐鎮(zhèn)京城,武將那邊還好些。
文官這邊永明帝就急需老帝師為他助陣了。
永明帝現(xiàn)在的優(yōu)勢是他年輕了,不知是不是真的能成精。
一個壽命極長的帝王要搞哪家,誰也拼不過。
而同樣喝了仙水的翁老帝師與代老將軍絕對是永明帝最強的底氣。
再隨著從科舉上來的官員越來越多,逐漸分化世家子弟被舉薦入朝,世家在朝堂的話語權(quán)會越來越低。
王石井代表著絕對的新派,且是絕對的保皇派。
很多人都盯著看他會不會介入朝堂。
也有很多人做好了從王石井下手,來打擊帝王一派的準備。
邵云安回來前蔣康辰已經(jīng)從君后那里知道了邵云安的身世,震驚自是不在話下。
蔣康辰此次登門一來向邵云安表示恭喜,二來告訴他和王石井如今朝中的情況,三來就是兩個孩子定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