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云安只請了魯國公府大房和二房的少爺原因很簡單。
他并沒有和魯國公府打好關(guān)系的意思,但魯國公府畢竟是小爹的“娘家”。
請魯國公的兩個嫡子,是給了魯國公本人面子,也算是一種表態(tài)。
他小爹出自二房,請二房的嫡子也表明他對二房的態(tài)度。
至于三房,那和他沒一點的關(guān)系,而這也是蘇氏與粟瑾安猜測到的。
第二天中午,粟瑾安帶著粟瑾塍和粟瑾瑜準時赴約。
在這之前,三房出面希望粟瑾安能帶上三房的嫡子一起過來,魯國公親自出面推了。
理由便是他們還摸不準瑞郡郎此人的脾氣,這不打招呼就隨便帶了人去,萬一叫人家多想就不好了。
邵云安對付前安國公府的手段滿京城皆知,魯國公都表示出了顧慮,三房再不甘也只能忍下。
魯國公也沒有去安慰妹妹和外甥,他和母親好好談了談,粟老夫人便更歇了為外孫出頭的心思。
且不說她鬧大了邵云安會如何做,惹得君后不滿那對魯國公府絕無好處。
邵云安在明月房擺了一桌好菜請魯國公府的三位少爺,很直接地把汝書函訂桌的事擺到了臺面上。
“卿愿”是郭子牧開的,汝書函這么做不僅是為難王正君,更是為難他。
邵云安把話說的很明白,他如果開了這個先例,那以后誰都能仗著與他的這層關(guān)系來為難王正君。
京城的勛貴沒有人說話這么直白的。
邵云安的直白更是讓粟瑾安意識到母親昨日做法的正確。
他敢肯定,如果昨日家中有長輩出面為汝書函出頭,他這位郡郎表弟一定會把魯國公府上下都罵個狗血淋頭。
就如他當初對安國公府那樣。
他的這位表弟還沒有得到爵位前,就敢在朝堂上擠兌周御史;
得了爵位后,更是大鬧安國公府,硬生生把對方變成了“侯”。
粟瑾安可不認為祖母和母親能遭得住瑞郡郎的怒火。
粟瑾安也直言,此事是表弟汝書函不懂禮數(shù),家父回府知道后已訓(xùn)斥了他。
魯國公府絕不會有人仗著與瑞郡郎的關(guān)系再做出為難王正君的事。
粟瑾安的態(tài)度不錯,也沒有開口閉口“表弟”什么的,喊的都是“瑞郡郎”,邵云安這邊也就翻篇兒了。
飯后,邵云安給了三人各一張“卿愿”的金卡。
那是真正的金卡,薄是很薄,卻是純金打造,以后三人來“卿愿”吃飯可以打九折。
粟瑾安、粟瑾塍和粟瑾瑜這頓飯吃得可謂是收獲頗豐。
三人不僅拉近了與邵云安的關(guān)系,還得了這樣一張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