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若能做成,哪怕不能救助我大燕所有需要救助之人,也是為皇上積德、助我大燕昌鴻之事?!?/p>
君后起身,恭敬地跪下:“皇上,臣懇請皇上把此事交由臣來操辦?!?/p>
永明帝彎身雙手扶起君后,沉聲:“朕,準了。”
“謝皇上。”
君后的笑容令永明帝有些恍惚,他有多久沒有見過這人充滿斗志、如此昂揚的笑顏了。
恍惚了一瞬,永明帝一把抱住君后,說:“齊攸,朕說過,遲早有一日,朕會讓你與朕一起俯瞰大燕的盛世江山,朕永遠都記著!”
君后回抱永明帝:“臣知道,皇上您不會忘?!?/p>
永明帝在君后的額角,落下深情的一吻,久久才退開。
其實,永明帝的帝王之路完全可以不用像現(xiàn)在這樣艱難。只要他迎娶世家大族的女兒或兒子為妃、為君,平衡各方的勢力,得到那些世家的支持便會輕松許多。
可是永明帝不愿意,并且打心底里抵觸,甚至是憤恨。
永明帝的母親是先帝的第一位皇后,因曾救過先皇的命被封為了皇后,但其母并不是出自于世家大族。
永明帝是嫡子,那時候先帝還沉浸在對其母的感激與喜歡中,封他為太子。套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戀愛中的男人頭腦發(fā)熱,做出了這個決定。
但隨著永明帝母親的失寵,隨著宮中的美人越來越多,先帝也開始冷落自己親封的太子。
先帝寵愛的妃子,不乏娘家勢大的,或許這也是先帝的某種平衡之道?但無論先帝的真實打算是什么,沒有強硬背景的皇后結(jié)果只有一個,不是被廢打入冷宮就是身死消亡。
永明帝的母親為了保護他,明知有人要毒害她,她還是服下了慢性毒藥。直到毒發(fā)身亡之前她才告訴永明帝,并要隱忍,不要為自己報仇,要用盡一切的手段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
堂堂的皇后被毒死,且死狀凄慘,此事在朝中引起軒然大波。作為太子太師的翁老第一個站出來發(fā)聲,隨后那時候還是大將軍的代老將軍也了站出來。
先帝為了平息太子的怒火與太師、大將軍等忠臣的不滿,處死了當時正得寵的兩個妃子,卻并沒有處置她們背后的娘家。
不過可能也因此,先皇或出于愧疚,或出于心虛,打消了廢太子的念頭。
之后,直到永明帝登基,他一直深受那些世族大家的迫害。因為他一日不死,其他的皇子就一日不能成為太子,因為皇上已經(jīng)言明不會廢太子。
永明帝的身邊危機重重,他身邊最親近的人也就隨之成了處境最危險的人。代齊攸數(shù)次遇險、被人下毒都是因為他是永明帝的心腹,因為他是永明帝喜歡的人。
要不是代齊攸武功高強,身后又有大將軍府,他早就不在人世了。即便代齊攸現(xiàn)在成了君后,永明帝也無法高枕無憂,依然有許多人暗中伺機而動要置代齊攸于死地。
因為代齊攸不死,別人就不能成為君后或皇后,就沒有機會生下皇子,就沒有機會為家族擁有一位太子。
永明帝對世家大族的痛恨到了他寧愿江山不穩(wěn),寧愿自己的皇位艱難,也不愿向那些人低頭。他甚至打算有朝一日把那些礙眼的世家統(tǒng)統(tǒng)鏟除!
這件事很難,很難,永明帝甚至做好了他這一生完不成,就由他的子孫后代來完成的準備。這條路很難走,但永明帝知道有一個人會一直陪著他、支持他,無怨無悔。
代齊攸在永明帝的懷里抬起頭,問:“皇上要不要看看另一份奏章上寫了什么?”
“君后與朕一起?!?/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