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夫人的女兒也只生了一個姑娘,年齡和妮子差不多。
翁夫人前幾天剛給外孫女做了兩條瓔珞,她讓媽媽去拿一條過來也送給妮子。
日后待妮子進京,她們兩個小姐妹也要認識認識,彼此做個伴兒。
看到了翁夫人送給妮子的首飾,岑夫人想到一件事道:
“嫂嫂日后若是出門就戴著這鐲子。安哥兒跟安公公合伙打算在京城開一間首飾鋪子。
咱們戴著這翡翠石首飾多出去走走,等這鋪子一開那定是財源滾滾。”
翁夫人自然知道帶著“云龍”二字的鋪子是給誰開的,當即表示她以后多出門飲宴,就戴著這兩只鐲子。
兩位多年未見的夫人有著說不完的話,話題自然離不開家里的孩子。
翁夫人的女兒只生了一個女兒,婆家自然是不高興的,言語間肯定會有催生或是不滿。
只是礙于翁老帝師的身份,婆家人不敢做的太明顯。
蔣康寧作為翁老的義子,說來也算是給這個義姐做了靠山,說出去也是娘家有弟弟的。
現(xiàn)在蔣康辰又得了君后賞識,蔣家兄弟越好,翁夫人對女兒在婆家的日子也就越放心了。
她和夫君這把年紀,待他們兩人百年,女兒又無兄弟,被婆家欺負了都沒人能給她做主。
岑夫人讓翁夫人放寬心,不說蔣康寧日后肯定會回京,就說蔣康辰現(xiàn)在那是絕對的君后心腹。
有時候?qū)幵傅米锪顺家膊灰米飪?nèi)官。誰知道內(nèi)官在后宮里說些什么,何時就成了帝王的枕頭風了。
翁夫人也特別為蔣康辰高興。
說到了蔣康辰,就不可避免地會提到安國公府。安國公府在那場宮宴過后可是在京中丟了大臉。
翁夫人因為蔣康辰的事特別看不上安國公府。
蔣康辰離開安國公府后翁夫人再未踏入過安國公府。哪怕是安國公府的宴請,她都以種種借口推掉了。
堂堂一個國公府,做出的事卻是那樣的下作。特別是武簡的生母王氏,所作所為堪稱粗鄙。
哪個有頭有臉的大戶人家的婆母為了趕走兒媳臉都不要了。
以小見大,王氏如此作為,安國公府的長輩卻不加約束。這安國公府已是肉眼可見地走下坡路,長遠不了多久。
翁夫人道:“雖說這話不好聽,但康辰帶著熙哥兒離開安國公府是對的。
就是可惜了武簡,那也是個好孩子。只是造化弄人,他與康辰終究是有緣無分?!?/p>
岑夫人卻是抿嘴一笑,說:“說到康辰,我這兒還真有個大好事?!?/p>
翁夫人立刻來了興致:“何好事?”
岑夫人:“熙哥兒快好啦!”
翁夫人大驚:“當真?!”
岑夫人把他們離開時邵云安跟他們說的蔣沫熙的變化告訴翁夫人。
翁夫人聽后雙手合十直呼菩薩保佑。
她是看著蔣康寧、蔣康辰長大的,蔣康辰當時差點被安國公府逼得自殺,武簡以命換了蔣康辰與蔣沫熙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