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羅榮王看起來比一心潛心修佛的王妃要年紀大些?,F(xiàn)在兩人再見,王妃卻看著比他年長許多了。
羅榮王這邊下旨賜婚迎娶正君,王妃就迫不及待地剃度出家,也只是派了個人回王府說了一聲。
羅榮王從秀水村回來后一直都沒有去雨林寺,慕容儀更是不登雨林寺的殿門。
王妃林氏自幼信佛,若非家母以死相逼她在被賜婚前就打算出家了。
也因此,先帝賜婚的那日對她來說不啻于天崩地裂。
與羅榮王的這樁婚事,對林氏來說只有痛苦。大婚當晚的洞房夜更是她的夢魘。
世子慕容儀出生后,林氏是松了口氣的。羅榮王有了嫡子,那也可以不必再強求她。
如今羅榮王要娶王正君,她不必再掛著王府唯一女主人的身份。
那自然是要立刻遂了自己的心愿,削去三千煩惱絲,真真正正成為一名佛家弟子。
她再也不用糾結(jié)回這個對她來說猶如牢籠的王府,可以心安理得地留在寺中成為一名僧尼。
林氏出家,皇家玉韘上她的身份也不再是王妃,皇家不可能有一個出家為尼的王妃。
只不過這件事大家都心照不宣,皇室也沒有特別對外說,還是給林氏留了一份體面,為的也是慕容世子。
對于自己的這位妻子,羅榮王沒有什么感情,哪怕是熟悉都算不上,許久未見,如今更是生疏。
只不過他怎么也沒想到,林氏出家后的第一次主動相見,為的卻是邵云安手里的那兩枚骨舍利。
對人一向溫和,從不擺親王架子的羅榮王此時也掛不出笑臉了。
羅榮王不高興,慕容儀則是憤怒。
羅榮王這位夫君對自己曾經(jīng)的王妃不熟悉,慕容儀只會更不熟悉。
兒時一次次病危時守在他身邊的是父王,生母永遠都是在小佛堂里念經(jīng)。
慕容儀敬畏佛祖,不表示他就能理解生母的做法。
如今對方提出這樣的要求,慕容儀怒極反笑。
“釋音師太,您何來的自信我爹可以勸說瑞正君把那兩枚骨舍利‘交給’雨林寺?
就算我爹有那么大的情面,我爹又有什么理由幫(你們)雨林寺?”
釋音師太沒有因為親生兒子對自己的不敬而不悅。
她先是向羅榮王行了一個佛禮,隨后平靜地說:“還望王爺看在貧尼這么多年一心為世子祈福的份上,幫貧尼這一回。
貧尼余生定日日為王爺、世子和正君祈福。”
慕容世子幾乎捏碎了椅子扶手,羅榮王出聲:“釋音師太,不是本王不念舊情。這個口,本王不能開。
那骨舍利,不是忠勇侯臨時起義要買的。瑞正君乃奇人,曾與一位得道高僧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