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榮王大婚原本定在二月初十的好日子。
但現在胡哈爾國在來京的路上,絕對會撞上王府的大婚。
羅榮王親自進宮見了永明帝,欽天監(jiān)出面,把婚期改定在了五月二十五。
婚期延后,郭子牧卻是沒多少失望的,他也不希望他與羅榮王的大婚因為胡哈爾國使團到訪而生出什么波瀾。
而五月二十五這個日子,邵云安回忠勇村制茶也結束了。
婚期延后,羅榮王親自給郭子榆去信說明,也表示他不用在二月跟著蔣康寧一道回京述職。
其實朝廷并不要求縣令述職,只是因為永修縣現在的地位特殊,再加上郭子牧要大婚,郭子榆借著述職的緣由去京城。
郭子榆收到羅榮王的親筆信還有弟弟的書信,對京城的情況也有了一些了解。
王爺如此尊重弟弟,還特別寫信給他說明,郭子榆對弟弟與王爺之間的關系也稍稍放了心。
只是對于弟弟能否真正做好王府的正君,他還是有著一些擔憂。
在郭子榆收到京城來信的同時,趙河坐著陳三禮包的貨船前往京城。
正月十五過后,京城附近水域的冰層也就開始融化了,北上的船只恢復了通行。
陳三禮把邵云安需要的廣南府的柚子、糖漿、芋頭,當地的絲織品等運往京城。
這幾個月,陳三禮與邵云安合作,只是作為“醉花間”的分銷商之一,他就掙了個盆滿缽滿。
當然,他上繳的稅收也令蔣康寧十分的滿意。
年底,整個敕南府各縣,永修縣是上交稅收最多的縣。
永修縣縣城的商業(yè)一條街年后開始招商,所有的門面一放出就被搶光了。
由陳三禮帶頭,永修縣的鄉(xiāng)紳捐款修路,加上邵云安離開前捐給衙門的修路款,縣衙也張貼出了有關徭役的告示。
這次修路,各村都要出人,不過所有前來修路的役夫不僅由縣衙提供一日的兩餐,還有工錢拿。
現在不是農忙的時候,也沒什么野果野花可采的。這份告示一出,忠勇村的村民們最先踴躍報名。
若是別的縣令,他們還會猶豫,郭縣令說有工錢,那就一定有工錢!
永修縣別的村一看忠勇村的村民都這么積極,原本還猶豫的人也不猶豫了,生怕晚了一步搶不到名額。
趙河去京城與趙元德和兒子匯合,他將在京城待到7月再回村。
趙河是搭乘陳三禮的貨船前往京城,蔣康寧則是乘坐專船上京。
京城,有關胡哈爾國使團即將進京的消息漸漸傳開。
燕國有商人做胡哈爾國的生意,但在京城活動的胡國商人則少見。
自從胡哈爾國屢屢對燕國的安全造成壓力后,胡國人骨子里的那種野蠻勁兒就掩不住了。
面對燕國人,胡國人總是一種蠻橫傲慢的姿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