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云安建議新鮮的魔芋清洗、切片烘干后可以送往邊關(guān),既能減少腐爛,也可以延長儲存時間。
大山部落的商人帶來的魔芋爛掉了一多半,余下的全部拿去了侯府也就那么幾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diǎn)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精彩內(nèi)容!
魔芋的事情交給朝中去處理,邵云安在空間里放了幾個魔芋根莖塊,以后他們一家人隨時可以吃。
京城最近都是大晴天,可能也知道王石井要曬玉米。
田里未收獲的玉米已經(jīng)曬得差不多了,只有曬透了才好儲存,也才好做種子。
宮中這邊收到了王石井和慕容世子送來的消息,實(shí)驗(yàn)田里所有的玉米要采摘了,永明帝和君后再次放下手頭的事匆匆趕去京郊。
至于小太子,嗯,那天送去侯府后就一直沒接回宮。
君后有意讓自己不要那么一顆心放在太子身上,患得患失的,這樣于他于太子都不是什么好事。
岑老、康瑞……所有得到消息的人都往京郊趕,就是粟辰逸都去了,郭子牧過來侯府陪邵云安。
京郊農(nóng)莊的田邊站滿了人,永明帝連帶來的禁軍都派下去了,幫著收玉米。
與上回來不同,這回地里的玉米桿子都變成了黃色,掰下來的玉米也不夠水嫩了,同樣變成黃色苞葉也顯得干巴巴的。
先收的是忠勇侯府的實(shí)驗(yàn)田,人多力量大,一畝地的玉米很快全部收獲。
金燦燦的,剝了苞葉的玉米堆放在一起,令人看到了仿佛金光的希望。
永明帝忙喊:“快!抬秤上去!”
王石井也難得緊張得手心冒汗,這曬干的玉米是多少斤的收成才是最終的畝產(chǎn)。曬干的玉米棒子那都沒多重了。
這不是空間里的極品良田,只是用最原始的方法培育出的這個世界的“良田”。
在這樣的莊稼地上畝產(chǎn)能超過3石都足夠令農(nóng)戶對著上蒼痛哭流涕,磕頭謝恩的。
書記官在旁邊記錄,一筐一筐的玉米棒子抬過去,稱重,等最后一筐稱完,換算好。
書記官的手都有點(diǎn)抖了。
書記官揚(yáng)聲:“6石2斗!”
“什么?!曬干了還有6石?!”
很多人不相信跑過去看書記官記錄的斤數(shù),就是永明帝和君后都過去了。
王石井看了看筐子里的玉米棒子,說:“這畝地的鮮玉米量可能超過7斗了?!?/p>
“什么?!”
王石井給大家看玉米棒子,幾乎每一根玉米都有成年人小臂那么長,而且玉米十分的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