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渡船靠岸,周志高走上前,跟船老大聊了起來?!按鬆?,您開渡船多少年了?”
“二十年了!”船老大嘆了口氣,“以前村里年輕人多,都出去打工了,現(xiàn)在就剩我們這些老人。要是能修座橋,誰還愿意開這破渡船,天天提心吊膽的?!?/p>
旁邊的村民王大媽也湊過來說:“周部長,您要是能幫我們修座橋,真是積了大德了?!?/p>
“我家孫子在河對岸上學(xué),每天得早起半小時坐船,遇到下雨天,衣服鞋子全濕透了?!?/p>
周志高握著王大媽的手,語氣堅定:“大媽,您放心,下周就有人來勘探,最多三個月,橋就能修好?!?/p>
“到時候您孫子上學(xué),幾分鐘就能到對岸,再也不用遭這份罪了?!?/p>
王大媽激動得眼淚都掉了下來:“謝謝……謝謝您,周部長!我們盼這座橋,盼了二十年了!”
離開清溪河,周志高又去了靠山屯。
村里的土路坑坑洼洼,車子開過去,濺起一路泥水。
屯長趙大山聽說周志高來了,趕緊帶著村民迎上來:“周部長,您可來了!我們屯的獼猴桃熟了,可路不好走,收購商不愿意來,都爛在地里了。”
周志高跟著趙大山走進果園,看著滿樹成熟的獼猴桃,心里一陣惋惜?!斑@些獼猴桃品質(zhì)很好,要是能運出去,肯定能賣個好價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精彩內(nèi)容!
他拿出手機,撥通了海市綠源農(nóng)產(chǎn)品張總的電話,“張總,青溪縣有二十畝獼猴桃,品質(zhì)不錯,你有沒有興趣收購?”
張總在電話那頭笑著說:“周部長推薦的,肯定沒問題。我明天就派采購團隊過去,要是品質(zhì)符合要求,我們長期合作。”
掛了電話,周志高對趙大山說:“張總明天就來考察,你們趕緊把最好的獼猴桃準備好。”
“另外,我已經(jīng)跟省農(nóng)業(yè)廳聯(lián)系好了,下周會派專家來,幫你們改良品種,提高產(chǎn)量和品質(zhì)?!?/p>
趙大山激動得說不出話,只是一個勁兒地給周志高鞠躬:“周部長,您真是我們靠山屯的救星!要是獼猴桃能賣出去,我們就能脫貧了!”
接下來的幾天,周志高每天都泡在青溪縣的各個村落。
他陪著省交通廳的勘探團隊勘察清溪河的橋位,跟著農(nóng)業(yè)專家查看獼猴桃園的土壤,還幫村里的電商服務(wù)站對接了物流企業(yè)。
干部們也被他的干勁感染,每天早早下村,跟村民一起商量扶貧項目,解決實際問題。
陳明看著周志高每天忙碌的身影,心里滿是敬佩:“周部長,您每天只睡五個小時,身體能扛得住嗎?”
周志高笑了笑:“沒事,等青溪縣的扶貧項目走上正軌,我再好好休息?!?/p>
“現(xiàn)在時間緊、任務(wù)重,不能耽誤?!?/p>
一周后,省財政廳的扶貧資金準時到賬,清溪便民橋的勘探工作也順利完成。
開工儀式定在周六上午,青溪縣的老百姓自發(fā)地來到清溪河邊,手里拿著彩旗和鞭炮,臉上滿是期待。
儀式上,周志高握著施工隊隊長的手說:“這座橋關(guān)系到兩岸村民的出行和生計,一定要保證質(zhì)量,按時完工。要是發(fā)現(xiàn)偷工減料,我第一個撤你的職?!?/p>
隊長拍著胸脯保證:“周部長,您放心,我們一定按最高標(biāo)準施工,三個月內(nèi)保證完工!”